很多人对余湫雨的认知,并不是他的学术专著。
是他的散文。
比如《文化苦旅》、《千年一叹》之类的。
作为一度当作家财富榜榜首的余湫雨,大众对他的认知,一度是作家,而不是学者。
因此,当他的履历被曝光出来的时候,不少朱耀的支持者多少有些慌。
大家开始去扒朱耀的著作。
还别说,一扒,还真扒出来好几本。
“卧槽,原来我们使用的《电影经济学》就是朱耀老师的著作啊!”
“不止《电影经济学》,还有《电影电视制片管理学》和《电影工业》两本,也是朱耀老师的著作。”
“此外,朱耀老师还参与编写《华夏电影产业年报》、《华夏动画产业年报》,甚至,中戏使用的教程《影视专业英语》就有他参与编写,此外,国家电影出版社出版的《华夏电影词典》一大堆词条就是他写的……”
随着朱耀的著作被扒出来。
他的支持者,说话的底气就越来越足了。
“卧槽,之前还以为朱耀老师年纪小,没啥著作呢,没想到还挺多的哈!”
“就是,我们学校使用的好些教材,还是朱耀老师编写的呢。”
“之前就是觉得朱耀这个名字熟悉,但是真的没有能够跟《电影经济学》的朱耀联系起来。”
“这本书太难了。”
“还有《电影工业》,这破书需要背的名词好多。”
“突然想起来,当年读书被这两门专业课支配的日子!”
“这么看来,就算朱耀老师跟余湫雨比学术能力,也不差啊!”
然而,对于这些说法。
还是有不少人不认同的。
立即有人说。
“比什么数量,要比就应该比质量啊。”
“就是啊,人家钱钟书先生一本《围城》就可以成为近现代文学史的大家。”
“只要足够牛逼,一本就够!”
“当年余湫雨老师的《戏剧理论史稿》是开创性的,是国内首部完整阐释世界各国自远古到现代的文化发展和戏剧思想的史论著作,还获得国家级教程一等奖。”
“首部学术著作,就奠定了他在戏曲界的地位,为日后担任盛海戏剧学院校长打下了基础。”
“朱耀呢?他能够比较吗?”
“就是啊,就算是当初京圈大佬王硕在喷余秋雨的时候,也只能说他是一个写游记的,不算是作家,却不敢质疑他的学术能力。”
“不觉得,朱耀的学术能力能够跟余湫雨比较!”
话题到这里,一下子就歪楼了。
莫名其妙,就变成朱耀跟余湫雨隔空PK。
尽管两个当事人都不知道。
这一切,都源自盛海戏剧学院要破格聘请朱耀成为副院长。
虽然这些年,余湫雨似乎跌落神坛,但是他的支持者,还真的不少。
毕竟人家当年也曾经是顶流学者。
这时,朱耀头号粉丝[北电阿祖]也亲自过来知乎回帖了。
“谁说朱耀比不余湫雨的?
要是比不,人家盛海戏剧学院会邀请他担任教授,会破格提拔朱耀担任他们副院长。
你们是觉得盛海戏剧学院的领导傻?
还是觉得盛海政府的领导傻?
难不成人家考虑问题的角度,还不如你们?
当然,咱们不从领导用人的角度。
咱们就先说学术能力。
朱耀才多大啊?35岁不到,就有这么多学术著作了,你们还在质疑他的能力?
同样,你们说余湫雨是开创性的。
那么朱耀呢?
他就不是开创性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