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电影,需要花费两三个月准备,三四个月拍摄,三四个月后期制作。
早在六月份,宁告就已经派人去山城了。
先去的人负责选择拍摄场地,勘察拍摄地点,协调租金和各方关系。
在七月份的时候,宁告也去了山城。
有了他的拍板,剧组工作人员开始搭建场景,道具组、美术师也开始工作了,主要是用泡沫板做为搭建材料。
外联继续联系拍摄地点。比如解放碑精品店,老板不同意出租。一天租金1000元也不行。
那怎么办?宁告就需要拍板,更换场景。把精品店部分的内容,更换为公交大巴上面拍摄。
大家都身兼多职。比如副导演李生,还兼着统筹的工作。统筹每天工作计划,管理计划与执行。
开始拍摄后就要负责现场各部门协调工作,譬如布景是否完成,演员是否到位,制片部门是否联系好场地,跟导演和摄影确定每天的拍摄计划等工作。
外联制片,则负责影片对外合作事宜。
比如制片主任接到宁告的任务:去找车,非得奔驰,宝马都不行。这车是用来撞的。难度可想而知。
舞蹈教练开始教跳舞。群众演员也需要提前培训。
服装师是有,但演员服装定制是不存在的。所有演员自备服装,服装师只是起指导作用。
比如:黄博可以穿班尼路,但他不能穿阿玛尼、范哲思、普拉达。因为和剧中人物的身份不符合。
(班尼路要哭了,高档服装变成工装了。)
9月份,演员提前开始进组。
导演助理大量复印分发完整剧本,宁告组织剧组演员开会,讨论剧情,怎么讲故事,怎么更有趣。
麦克(林诚)就提出:绳子要短一点,这样怎么抓都抓不到宝石。
林诚还为角色设计了几个口头语:“我顶你个肺呀”、“奸商”。这些口头语可以导致喜剧效果。
因为刘得华没有参与投资,所以剧组中原有的香岛演员没有了。
但是飞车和爬高楼的剧情,需要特技演员和动作指导。宁告还是请的香岛幕后人员。
在这个年代,特技还是他们更专业一些。
林诚是南方人,粤语很熟练,在宁告要求下,干脆就扮演麦克演出。
剧组中,基本每个人都客串了一下。比如编剧演岳小军,摄影演车内亲热的男人。
为了保证剧组里面导演的权威,林诚和宁告商量好:不公开林诚的投资人身份。并让几个知情人黄博等保密。
林诚在学校里面,还是有几个狐朋狗友的。
包括上次一起去酒吧喝酒的几个人。也都是学的摄影、录音、美术、导演之类专业的学生。
但这次以宁告的班底为主,所以就没有通知他们。
林诚计划等自己做导演时,再安排他们进组学习实践。
主角确定后,开机前一周,又进行了一次剧组讨论。宁告还是想集思广益,把电影拍好。
9月12日,正式开机。
灯光、收音,布景,道具大早上的一通忙活,因为开机后就会立即拍摄第一场戏。
开机发布会,是不存在的。
对于导演、演员都是不出名的穷组来说,就没有必要搞什么花里胡哨的开机发布会了。
就这样在9月的山城,剧组悄没声息的开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