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这两种推广范围广泛的插秧方式外,袁老扎根之地湘洲还有抛秧,和撒播两种插秧方式,
根据当地气候以及湘洲部分丘陵山地插秧机不便进入,于是某些气候允许的地方采用了抛秧和撒播,
抛秧是软盘育秧,将盘子里铺满稀泥,盘子底部是很多半圆球凹槽,这样一坨一坨泥巴就分散开,然后将种子铺撒在稀泥表面,正常育秧,秧苗长大后从软盘拔出,就形成了一颗颗带着小土球的秧苗,
接着来到提前放干水的大田,将带土秧苗随意抛洒至田中,效率是人工插秧的十倍,在抛秧后第三天田表面出现一层小青苔后开始灌水,直至5-10公分,
秧苗带土的目的就是方便深入土层扎根,不然会出现一灌水,所有秧苗全部浮在水面的尴尬现象!
并且抛秧最大的忌讳就是田里有螺蛳,尤其是福寿螺,不然今天抛秧,明天就能看到田里秧苗全部枯萎,一灌水,所有秧苗都漂浮起来,就是因为福寿螺特别喜欢吃水稻根,所以在抛秧前三天,要么用农药杀死福寿螺,要么提前抓起来带回家炒了吃!
另外撒播还要简单一些,直接将带芽的种子撒在放干水的大田里,等个五天时间,就可以适当往田里灌水,不超过三公分,直至水稻长势旺盛才可以正常灌入十公分左右水量!
撒播唯一避坑的地方就是催芽,需要严格把控出芽长度,低于三毫米容易枯萎,高于0.8厘米容易断芽造成机械性损伤,降低出苗率,
第二个劣势就是用种量是秧苗育秧的五到十倍,想想几十元一斤的稻种,一亩地的产量才能卖几百块钱!
再一个,抛秧需要将适量的稀泥混入出芽种子表面,防止水分和温度流失太快!
以上就是对插秧的描述,当然这个过程新人最容易踩坑的就是会施肥,那只会适得其反,一定要在返青前禁止施肥,避免肥料伤根,
就如同一个刚搬家的人,你给他吃太饱,他直接被撑死球!
当插秧完成后,水稻叶片会枯萎,因为移栽难免损伤根系,所以这段时间水稻苗特别脆弱,直到老根结痂,新的营养根系生长出来扎根在土壤之中,水稻枯黄的叶片就会重新泛出青色,俗称返青,这时候也才叫水稻苗真正的活了过来!
返青之后可以适当追施少量氮肥促进根系分裂以及叶片生长!
之后就是分蘖期:分蘖期是从插秧开始生长拔节前这段时间,大约需要30天,稻苗变绿后马上进入了分蘖期。分蘖期是水稻生长的关键,这个阶段稻苗变得强壮,叶片数量逐渐增多。
分蘖期中期能看到秧苗生长密度不一,有些地方太密,需要拔掉,叫做间苗,
有些地方太稀疏,特别是抛秧和撒播特别容易出现这种情况,这时候需要将拔下来的秧苗,或者秧田剩下的秧苗补在这些空缺的地方,叫做补苗!
做完这一步,整个水稻田才敢过眼,至少能看,不至于稀疏有别不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