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不知春,南方不下雪。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辈子都没见过雪长什么模样。
刚下完的雪,非常蓬松与好看,就像一块刚加上奶油的蛋糕一样,你不忍心去破坏它的整洁与松软。
但是,只要天气一转暖,雪花就会开始融化,触感也逐渐从轻盈变得黏湿沉重,你想捏一个雪球出来都难。
等到天气再转冷的时候,大雪就变成了冰碴,本来雪白平整的地面,开始变得疤疤癞癞。
很像一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面庞,到沧桑的老人面庞,这样的一个转变过程。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大雪衰老,没有毛病。”
楼知鹤这个说辞,引起了不少北方观众的赞同:
【这比喻,很形象啊,确实跟楼知鹤大大说的一样,刚下雪的那一刻,才是最好看的。】
【按照楼知鹤这么说的话,这句歌词从正面理解,竟然完全没毛病!】
【厉害厉害,角度刁钻,不愧是着名乐评人啊!】
李可喻没想到下个雪还能有这个说法,但他依然不服气:“那眼睛如何融化,这一句呢?”
楼知鹤笑了,他就喜欢这么配合的人。
以他的经验,这首歌必然可以火,若是自己解析得越到位,等这首歌真正火爆起来的时候。
他楼知鹤的名气,也会跟着上涨……
“这句更好解释了!
当一个人马上要哭出来,但是眼泪还没完全流出来的时候,眼睛看过去,是不是雾蒙蒙的,水汪汪的,看起来是不是很像融化?
所以说,从歌词正面理解,完全没有问题!
不过,你们如果就这么理解的话,那又片面了。”
这话一出,网友都好奇了:
【难不成,歌词还有什么深意不成?】
【恕我眼拙,实在看不出还有什么特别之处。】
【楼知鹤大大不要卖关子了,赶紧说呀!】
就连一些制作人和乐评人,也是两眼懵,不就是两句歌词吗,难道你刚才那份解析还不够?
是的,对于楼知鹤来说,如果只是为了说那两句,那他还不如不出来。
有损他的脸面!
“接下来我要说话,才是真正的重点。
我将这两句写下来,大家一起看看。
看大雪如何衰老的,
我的眼睛如何融化。
这是原来的词,现在我对调一下:
看大雪如何融化的,
我的眼睛如何衰老。
大家再看,是不是也通顺?”
【哇去,还真是这样的,对调一下也完全可以耶!】
【这样好像更顺了一些,就不会出现词意上的分歧。】
【不不不,虽然读起来是顺的,但唱起来,还是有差别的。】
楼知鹤笑了一下:“没错,这位大哥说得对。
现在我们从平仄的音律上来入手解析。
眼睛是仄平,衰老是平仄,大雪是仄仄,融化是平仄。
仄平平仄,仄仄平仄,显然没有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唱起来好听。
自己换个组合试一下就知道,真的很妙!”
【哇去,还能这么理解,不明觉厉。】
【所以说,为了音律更顺畅,南夜这才将两者对换过来。天啊,原来作曲这么耗费脑细胞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