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会的规模是大集无法比拟的。
小的村子是没有山会的。一个镇上,只有比较大的村子,才会有如此规模的山会。
一般一年只有两次,上半年和下半年各一次。
有的是开春和年尾,有的是二月份和十月,时间不定。
山会都有悠久的历史,时间长远,无法追溯。
山会上的物品非常的齐全,只要是村民们需要的几乎都可以买到,各种小吃点心零食蔬菜时令水果,服装鞋帽,农具、各种家具,鸡鸭牛羊等等应有尽有。
开春的山会,农民们会为一年的劳作做准备。
这一路上碰上了好多熟人,花有才不停地跟人打招呼。
“赶山去呀。”
“哎,你们走的挺早呀。”
“我们这牛车慢,没有你们骑车的快。”
……
把车子寄放在专门的区域,有专人看管,很安全,不会丢的,离开的时候出示号码牌即可。
三人停好车子,随着人流慢慢的往里逛,看到需要的就买。
几乎经过的每个摊位都围着一群人,到处都是问价、讨价还价声。
有庄稼汉浑厚的低音,还有大娘们高亢的嗓音。
“这个怎么卖?”
“能便宜点不?”
“最便宜多少钱,给个实在价。”
“真心想买……”
人山人海,摩肩接踵。
花有才把农具这边的所有摊位都转了一圈,价格也问了一遍,比较之后选一个价格最合适的。
花圆圆和花方方跟在老爹屁股后面,不乱走,人太多,一个不注意就走散了。
经过一番仔细挑选,花有才买了锄头、铁锹、小铲子,就是拿着这些逛起来不方便,小心翼翼别碰着人。
前边不远处一个卖编织品的摊位,花圆圆脚不动了。
“爹,那个菜篓子怎么样?”
“爹,那个筐呢?买个大的还是小的?”
“爹,咱买几个够用?”
“爹,平时大集上有卖的吗?”
……
大集上也有卖的,这些摊主平时也是赶集卖货。
闺女的菜还不见影呢,准备工作就搭进去不少钱了。
最后闺女指的这几样都买了。
花圆圆想买挺多篓子和筐,老爹不让,说他自己会编,不要花冤枉钱。
自家用的筐子,过日子的人家都自己编,别浪费钱。
这个摊主这边除了常见的棉槐条子的筐子,还有挺多竹制品。
竹子的只有成品,没有竹条。
花圆圆了解的,建大棚最简单的那种支架就是用的竹条。
这个任务交给老爹,“爹,你问问这边卖不卖竹条,咱建大棚用。”
花有才买了这老些东西,让摊主有了一定的信任度,摊主是个跟他年纪相仿的一对夫妻。
"大兄弟,有竹子卖吗?"
摊主还真没遇上过买竹子的,家里倒是有。
卖也能卖,价钱合适就能卖。
做买卖有利才能做成。
一个想买,一个挣钱。
俩人很快谈妥了,就明儿下午,去家里看货,合适就买。
摊主家住在另一个镇上,骑车子也就一个小时。
先把东西放到王大爷的摊位上,他们再继续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