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景再次千恩万谢,表示定不辜负将军的信任。
不过,此时的宁景在任帅方面肯定比不上前世身为将帅第五的他。
好在此时距离陈铭的预计造反时间还有二十年,有的是时间让他慢慢提升自己。
陈铭对这群英才寄予厚望。
而手下的兵卒们则表示不理解,这群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人,怎么忽然就在他们头上了?
那些素有名声的也就罢了,怎么还让一个毛头小子当他们的总帅了!?
他们不服!
一段时间之后,他们服了,心服口服。
风气则从质疑变成了称赞将军的慧眼识珠、知人善用。
【收服群英之后,你将军队托付给宁景,让他以妖魔练手,提升自己领兵打仗之能。】
【你则是日益精深武艺。】
【诸位英才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一切都井井有条,镇北军规划更上一层楼,北徐州妖魔为之一空。】
【乾历三三五七年,西南部宣王叛乱。】
【乾帝有心向你征调镇北军一万人。】
【你选择....】
【A.借兵一万 B.婉拒借兵 C.协助叛乱 D.亲自干涉】
“宣王叛乱!”
陈铭眼神一动。
前世,他并没有把宣王叛乱放在心上。
毕竟,这是一个在后世都没有怎么提及的叛乱,总时长不足两个月就被镇压了,根本没有深远影响。
而现在,回过头去看这段叛乱的陈铭发现,关键点其实并不在于宣王,而在于他自己。
试问,两个月就被镇压的宣王,有什么势力能把乾帝逼的借兵?
须知,皇帝向臣子借兵,这是很丢份又损脸面的事情。
显然,这其实是乾帝对他的一次明牌试探,只是前世的陈铭当时自以为后方已定,一心想着镇北,没有考虑到而已。
近来镇北将军声名显赫,面对乾帝的借兵,陈铭这个镇北将军若是不借,那就是有拥兵自重的嫌疑。
若是借了,乾帝保证把一万士兵来一个拆分化解,分入各个军队之中。
借出去容易,若想要回来,那就难了。
可谓是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这是乾帝变向削弱镇北将军,而增强自己的手段。
【你与下属讨论此事,将自己的猜想说了出来。】
【这些英才此时已经知晓你造反之意,因此纷纷认为不必借兵,可以以镇北为由推脱。】
【唯有宁景认为,这一万士卒,借之甚好。】
英灵之书将画面传递了过来。
书屋中,镇北将军与众英才议论。
宁景道:“既然将军已有再造乾坤之意,不如就将这一万士卒借与乾帝,来麻痹他。”
“反正我们钱粮正多,于北徐州又名声大佳,想要补充并不困难,一万士卒说少不少,但说多也不多。”
“更何况,以属下这些年游历天下的经历,发觉天下之大,能与镇北军比较士卒待遇的,绝无二家。”
“因此,那些被拆分出去的士卒,不仅不会因时间而逐渐丧失归属感,反而会因此分外想念。”
“若是他们能把这种风气传出去,说不定到时候会有意外之喜。”
宁景之所言,建立在镇北军士卒对镇北军有强烈归属感的基础上。
他相信,就算这些士兵到了皇帝手下,依旧会惦念着将军。
这就像是,教育局说一周上七天课,而学校说一周上五天课。
现在教育局要你听他的,你听吗?
你必须听学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