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光和六年(公元183年),宦官集团“十常侍”的势力达到极盛,让其父兄子弟出任州郡牧守,残害百姓,贪暴胡为,天下怨声四起!
“太平道”趁天下反汉情绪日益高涨之际,正在积极准备起义,张角派遣大方首领马元义收合荆、扬二州徒众数万人,往邺城集结,并数次到洛阳勾结宦官封胥、徐奉,想要里应外合!同时与各地大方首领商定,于次年三月五日兴兵反汉!
时间如水,总在不经意间,悄悄地从指缝溜过。
炎热的夏季逐渐被凉爽的秋天所取代,绿意葱郁的枝头,也是开始掺杂上了点点枯黄。
望着窗外的秋叶慢慢飘落,杜尚的心情也莫名的开始忧郁起来,对于这个凄凉的深秋,他知道,一场席卷全国起义即将到来,在那场夺去了无数生命的黄巾起义中,大汉朝廷会变得名存实亡,各地诸侯纷纷做大,互相征伐以求壮大自己!
“我的时间不多了,必须在黄巾之乱到来前彻底掌控杜陵、蓝田、上雒、霸陵、池阳五县,否则的话,还真有些追不上董卓发展的步伐!”
其实自打他从凉州归来,家族发展的速度已经非常惊人,短短半年时间在霸陵、蓝田、上雒三县扎下根基。就连他母亲张雅娴的娘家,池阳县张氏一族也派人找杜尚商议,希望归附杜家,毕竟大树底下才好乘凉,双方原本就是姻亲,张氏族人自然想紧靠杜家这颗成长中的大树!
各大家族纷纷转头臣服,使得杜尚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将京兆郡的半壁江山纳入版图,实力再无人能够小觑!
恐怕在这普天之下,也只有他自己会抱怨这兼并的速度不够快,若被其他人听去,一定觉得他得了失心疯吧!
在这期间,家老杜畿的表现最为亮眼,正是他不辞辛苦的奔走,才让各家产业顺利融合在了一起。
杜畿已经适应了新的职务和生活,家老之职虽小,但因杜尚刻意放权的缘故,他这半年过得并不轻松,举凡收租、征兵、算民、劝耕,这些事情几乎都是由他负责办理的,较之半年前,他少了几分文气,多了几分精明强干!
在太平道为揭竿起义积极做着准备,杜尚抓进时间为自己打拼基业之时。他迎来自己二十岁的生辰,汉朝男子二十而立,要举办成人仪式,行加冠大礼以勉励其心志!
家族长辈决定在宗庙为杜尚举行成年仪式,由于他是族长的儿子,仪式只需他父亲杜鸿一人主持,请帖在仪式前三天全部交到参加观礼的宾客手中,另外还特别邀请到京兆令耿奇成为仪式的赞冠者,由太守亲自为杜尚加冠!
宗庙里挂满了红色绸幔,所有的摆设皆是奢华无比,而那些有资格参加观礼的宾客,全都是京兆郡有头有脸的大人物,他们早早就从长安等地赶来,在杜陵城中等候着仪式开始!
清晨的阳光渐渐亮起,贴在天边的月弦,先是变成淡淡的一抹,继而消失不见,东方云霄灿烂,光芒四射,一轮朝阳跃出了地面,给山林,给田野都染上了红彤彤的色彩!
杜府顿时热闹了起来,在鼓乐声中,一辆辆马车从城中各处酒楼驶出,缓缓停在杜氏宗庙门前,所有参加观礼的宾客全部身着红色礼服、头戴章甫冠,腰间束带,足穿勾履,以显示出对杜氏一族的尊重。
杜鸿身着华服在门前迎接,与他们一一做辑见礼,并接受宾客们的祝福:“鸿公之子已至冠冕之年,松柏长春,福寿双全,今日我等特来祝贺!”
“哈哈哈,同喜同喜,还请诸君进屋稍后片刻!”
进入大堂的宾客各自与熟悉之人打着招呼,他们三五成群,各自聚在一起聊着各种趣闻,等候仪式开始。
一炷香的时间很快过去,宗庙祭师走上台高声喊道:“吉时已到,冠礼开始!”
杜尚按照礼节跪坐在屋子中心,整个过程他就像泥塑木偶一样,始终保持着端庄严肃的姿态,一言不发,等待京兆令耿奇为他戴冠。
正式的加冠礼有三次,耿奇首先为杜尚加用黑麻布做的缁布冠,表明他已经成年,从此拥有了治人的权利,授冠完毕之后,并向他朗诵祝词:“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
而后加用白鹿皮做的皮弁,表示受冠者从此以后需要服兵役,为国家效力,授冠完毕后,耿奇再次朗读祝词:“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胡福!”
最后为他加红中带黑的爵弁,表明他从此有了参加祭祀的权利,三次加冠完毕,京兆令耿奇躬身一礼,恭祝道:“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黄老无疆,受天之庆!”
在满堂喝彩声中仪式结束,杜氏的家臣们整理好衣冠走上前来,按地位高低分别站立在两边,他们作为这场冠礼的见证者还要做一件很重要的事,向成年的主公行跪拜之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