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乎,秦家三人带着已经长成大虎模样的小乖,逼气依旧的富贵,另骑了两匹骏马,风风火火地南下了。
因为都是策马(骡)轻装简行,短短十天时间,他们就从边陲小镇鄂伦县,跑到了大雍京城的外围。
路上,一家三口好好地见识了一把古代郊游该有的草长莺飞和原野风光,这是去岁冬日里不曾看到的美景。当然,与之十分不和谐的是,越接近京城,他们也遇到了越多的难民。
这些难民,已经算是比较幸运的一批了,他们大多是从颖州府那边过来的,因为跑得还算快,逃过了蛮子的铁骑屠戮,一路逃到了大同镇。
难民之众达万余,其中不乏年轻力壮没有家室负担的,他们中有愿意参军的,在大同镇被收编了不少,剩余的也被安排去城郊干活了,凡归依者,每日大同镇发放薄粥两碗,虽只能混个水饱,好歹没了性命之忧,难民们十分感激!可好景不长,才过了一个囫囵年,庄稼刚种下,战事又吃紧了。
五月里,蛮子大军压境,大同镇被围了个水泄不通,卢将军及时疏散了百姓,让手下带着他们迁往宣府镇避难。
可这天下的官爷,也不都是体恤民众的!如果说大同镇的守将是人,那宣府镇就是鬼了。
当卢将军的亲卫带着百姓们漏夜赶路,到了宣府镇时,却被拒之门外。守城将士说裴将军有令,宣府镇全城戒严,任何人等不得入内。
早知这皇亲国戚的尿性,亲卫及时奉上了卢将军准备的厚礼及手书,言将军允诺,来日抗敌获胜后,必报上裴将军一份战功。
裴焕此人,于黄白之物很是无所谓,唯一点,好大喜功!
一听可以为他请功,裴焕立刻命人开了城门,放大同镇的百姓入内避难。当然,进城是有条件的,每人需纳入城税二百文,食宿还得自理,否则一律赶出城外。
大同镇的百姓举家外逃,俱是带着全副家当的,有钱的自是二话不说就掏钱进了城,那钱银不够的,也在卢家军的照拂下,补足了铜钱进去了。唯独身无长物的难民们,泱泱大几千人,被滞留在了城外,他们不是大同镇的居民,卢家军自然没有贴钱的道理,何况,大同镇正在开战,军粮物资紧缺,也着实承担不起!
进不了城的难民们,在宣府镇外盘旋了近十日,没盼来官府开城门,也没有往里日的救命薄粥可讨,他只得在山林间挖野菜果腹,熬得面黄肌瘦不说,却又等来了大同镇快失守的噩耗。
大同镇如果守不住,蛮子铁骑必定继续往北杀来,怎么办?继续跑吧!
没了希望,可怜的难民们只能相互扶持着,再度往北迁徙,期望着到京城去碰一碰运气。
难民们这一路北去,路上倒也碰到了好几支队伍,这其中,有被充军去大同镇援助的新兵蛋子们,有信王那拨突袭京城的精兵们,也有晚些天从后面赶来勤王的裴焕一行人,可无论是哪路军,都没把这些难民放在眼里。
当然,不被关注,在这乱世中,已经算是好事了!
难民们也不敢上去乞讨求助,就怕挨着军爷们的鞭子,只能远远避走。那些年轻力壮走得快的,已经到了京城附近,甚至更往北一些,走得慢的大部队,则还在半路上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