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民们在骑兵的护送下终于在入冬前来到了拓跋部。
拓跋宏重新规划了部落的选址,在拓跋部以南,海浑部旧址以北的中心点建造了紧贴博斯腾湖的半圆形部落,占地数千亩。
拓跋宏亲自将所属牧民登记入册,记录部落现有的总人数,同时也方便近距离观察这些牧民的忠诚度,将一些潜在的二五仔剔出来。
目前整个部落共有一万二千余人。
拓跋宏将所有人打散分成了两个千户,其中一户平均五到六人。千户之下更有百户,十户。
千户长不必多说,自然是拓跋武父子,一个守家,一个攘外。拓跋本部的各位头人占了七成百户长的名额。其他百户长是从海浑部依附的头人中挑选的,而十户长则可以由头人们自行举荐。
阿扎泰也因护卫有功,直接被封为百户长,他的家人也摆脱了牧奴的身份,成为了一方牧主,这让阿扎泰一家激动的难以言表。
草原骑兵的训练成本要远远低于法瑞斯帝国,所以拓跋宏可以从每户抽出一人组成两支千人骑队。
拓跋宏给两支骑兵取名虎贲骑和拓跋狼骑。
部落的图腾也是狼,攘外之军,须以拓跋为名才能让世人知晓。
部落现存的粮食、盐巴已经足够这个冬天食用,更有上万匹马,数不尽的牛羊。
原本拓跋宏还打算去赤峰山脉收编陶柏的部落,但是气温已经降低,一时半会儿也很难找到位置,所以取消了这个决定。
他决定在这个冬天将骑兵的训练提上日程了。
大多数草原人很小的时候,家里人就会为他准备一匹矮小的马,制作一张顽羊角弓,再加上从小的骑马放牧,所以草原人普遍善于骑射。
但这只能说达到成为骑兵的门槛,作为一个精锐的草原骑兵,他们还需要熟悉战术战阵,能够看懂信号旗的变化,听懂不同鼓点,号角,响箭的含义。
草原马是骑兵们最好的朋友,除了种马,公马会被阉割为骟马,而母马则更受骑兵们青睐,不仅仅是因为母马性格温顺容易控制,长途跋涉下,马奶更是天然的补给。
目前的拓拔部只有半数马匹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精锐的战马,能够做到令行禁止,都是部落里的训马师从小培养的。
在马三岁时就会进行训练,包括马对于号令、马鞭、人的坐姿、缰绳等一切骑乘者发出的信号进行准确的掌握和执行。
最关键的一步是训练胆量,马是警惕性很高的动物,甚至在睡觉的时候都是站着的,而且夜视极强,在遇到猛兽时或者周围有一丝风吹草动都很容易受惊,更别说到了滚滚浓烟、喊杀声冲天的战场了。
所以驯马师会尽可能模拟战场的环境通过鼓和锣制造出巨响让马适应战场的环境,最后还要对马进行队列方阵等训练,在这期间一些性格暴躁且胆小的马被统统淘汰后剩下的马才能叫战马。
据拓跋宏观测,草原上大多数马虽然身形稍微矮小,但胜在耐力好,一天能跑八十公里。
而博斯腾湖离沙漠距离不算远,附近的这些马种应该是跟沙漠马杂交的,个头要高大一些,驮力更大,如果有精良的铁器,或许可以试着组建一支重骑。
想到这,拓跋宏突然记起从布伦纳城请来的维耶鲁夫等铁匠。
这个世界还没有马蹄铁这种东西,草原马蹄质坚硬,只要不是长期作战是不会有太大的磨损的,而马镫却早就已经普及开来,连法瑞斯的重骑都已经装备,所以在限制地形时,重骑的冲击力才会如此稳重。
拓跋宏画了一张马蹄铁制造图,让维耶鲁夫等人看了,他们当即表示可以造出来,只是部落里铁甚少,只能先造一小批。
为了不重蹈布伦纳战役的覆辙。
在日常训练中,拓拔宏将已经有作战经验的骑兵分为三人一小队,配合对敌。
这样的一组骑兵里,中间是钩枪手,装备钩镰枪和弓箭,负责冲锋突刺以及勾走战死同伴。
右边是骑射手,装备马刀+弓箭,负责先期投射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