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风流两人头也不回的往院外走,留下一群眼巴巴看着,羡慕嫉妒恨的大妈们,面面相觑。
大妈中,带着小熊猫的贾张氏,最为眼红羡慕。
咱家咋就没遇到这样有钱的儿媳妇呢!对比秦淮茹,突然自己看好的李小曼,她不香了。
只是羡慕嫉妒恨有用?在一群大妈羡慕的目光下,曾风流推着自行车出院门。熟练的骑上车停下,等秦淮茹稳稳的坐上加了棉垫的后座。
才开始蹬踩拐,开始起步有点晃,车速起来就平稳了。
坐在自行车后座的秦淮茹,双手抓着曾风流棉大衣的腰部,脸上洋溢着幸福。要不是现在管的严,直接就抱着腰了,哪用这样扭扭捏捏的别扭。
秦淮茹家离四九城直线距离只有二十多公里,但是路却要走几十公里,指望骑自行车去,午饭是别想了。
车站不算远,离轧钢厂很近,从四合院出发十分钟就到车站了。
中间曾风流借口去拿东西,回来后提着一个大麻袋。
找到去昌平的公交车,把车站挂公交车后面架子上(现在的公交车就是神车,车屁股挂有架子,车顶还能放大件。)。提着麻袋两人找了个双人座坐下,等了十几分钟发车了,车上倒是没多少人,一共也就十几个。
车辆发动,这动静整的跟开拖拉机似的,说话得用喊,而且满车厢的柴油味。
这时的公交车跟前世的根本没法比,落后太多了。
在城内开还算好,到了城外颠簸的就像在舞池里一样,让我们一起摇啊摇啊摇……
在摇啊摇中,度过了一个多小时,两人终于到站点,提着麻袋下车。
取下自行车,站点离着秦家村还有四五里地要走。
麻袋里装着一块十斤重五指宽肥膘的猪肉,五斤大白兔,十斤白糖,还有几匹颜色各异的布料,整整装了一麻袋。
这些可是花了曾风流所有的万界币,还花钱在供销社买了不少东西。
把麻袋架到自行车大杠上,两人也不骑了,直接走回去。
路上,秦淮茹介绍了秦家村的情况。
秦家村算是个好地方,那是依山傍水,西边靠着群山,东边不远还有条大河。有战乱了就躲山里,安稳了就出了。
村里人其实是一个老祖宗传下来的,经过多少代的繁衍,人口越来越多,发展成现在的秦家村。
这种情况其实很正常,我们老家农村的村子也是这样,一个大村两三个庄子,一个庄子都有四五百户人家,都是一个姓的,什么李家庄,王家庄,在现在的农村也是比比皆是。
两人还没到村口,曾风流发现路边不远处,有个青年人警觉的看向他们,发现有认识的人,才放松下来。
现在国家刚建不久,村里人都还保持着警惕,特别是这种一个宗族的村子,团结的很,还习惯的派人在村外预警,遇到特殊情况,好给村里老幼转移的时间。
还好有秦淮茹陪着,不然肯定少不了一番询问,不能怪村里人不讲道理,在关乎亲人安全问题上,这是没办法的办法。
等走近一些,秦淮茹打招呼道。
“狗子哥!”
刚刚警惕的青年笑着走到路边站着。
“大丫,这就是你去城里相亲找的男人吧!”
“嗯!狗子哥,我男人曾风流。
风哥,这是村里七叔家的狗子哥。”
说话间已经走近,曾风流掏大前门,递上一根,笑着打招呼。
“狗子哥,抽烟。”
狗子接过烟,一看是大前门,放鼻子上吸一口,没舍得抽,挂到耳朵上。态度大好,嘿嘿的笑道。
“嘿嘿…兄弟你这名字起的有意思。”
“父母起的,嘿嘿…”
曾风流嘿嘿一笑,见他舍不得抽又递过去一根,直接火柴拿出帮他点上。
“得嘞!大丫,都快午头了,你赶紧带你男人回家,让二娘做午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