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知月飒然一笑,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呢?我有预感,应该快了。”
“哦?”温言略吃一惊,旋即贺道,“那我便提前恭喜你了。”
步知月摆手道:“尚未可知呢,只是有了主意,功夫却还未到。”
温言:???
这机锋,打得她有些不明所以。
也是步知月难得有这般畅聊之时,今日谈兴正浓,有些刻意卖弄了。见状,解释说:“阳明先生曾言,‘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我现在便是有主意而无功夫,有其始而未见其成。”
这题温言表示自己会,“知行合一”正是阳明心学的哲学命题之一。
既然对方说到这里,正好,她也有个疑问:“古人说‘知行做两个’,是否便是要人见个分晓呢?一行做知的功夫,一行做行的功夫,即功夫始有下落。”
步知月思索了片刻后回答道:“此却失了古人宗旨了。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古人所以既说一个知,又说一个行者,只为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地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是。”
“又有一种人,茫茫荡荡,悬空去思索,全不肯着实躬行,也只是个揣摸影响,所以必说一个行,方才知得真。”
“此是古人不得已补偏救弊的说话,若见得这个意时,即一言而足。”
温言听罢,若有所思,若有所得,若有所悟。
【知】与【行】大概可以视为在空间上共居、在时间上并存的矛盾统一体中不可须臾分离的两个方面,其在本体与功夫上是相统一的。
知是行的开端,行则为知的完成,二者互为始末,因此行一件事之前,必先有知,行者必以知为前提。即所谓的——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事同此理,没有亲身的经历,也无法体悟其中顺、逆的切实情境。
……
关于“红尘练剑”,关于“知行合一”,关于“君子”等话题,二人又是展开聊了许多,也都各有收获。
步知月这位只大自己3岁的新料帝大法学院教师的知识储备也着实惊讶到了温言。虽然,其于修行上确实是认知不太够的,却并不妨碍其在诸子百家尤其是【心学】一道上的深刻见解可以令人心折。
一番畅聊,尽兴而归。
二人也是加了微讯好友,约定什么时候得闲了再行论道之事。
回到宿舍,白日里论道的一些言语仍在温言心头流淌,不时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她不由有些感慨,为何没有再早些认识步知月呢。
同道为朋,同德为友。
这是一位可堪引为道友的人物。
至于其目前面临的入道难关,温言坚信,必不会困扰对方太久的。
且,心之一道的修行也没有炁体两道的“三十岁前入职业级”的年龄上的桎梏。
心灵,是可以创造奇迹的。
而步知月,想来也将成为一位奇迹的创造者。
后世之人多以儒学而入心学,但阳明先生【心学】一道的直证者啊,自【心学】开创以来,亦是寥寥。
能有这样的一位道友,当然值得高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