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昱部黄巾军有四五万人,每天的粮食消耗都是一个很大的数字,而黄巾军又是一群只会破坏,不会生产的群体,其所需粮草全部依赖劫掠,军内余粮并不甚广,久攻不下之下张昱便有了退兵的打算。
就在张昱向手下透露想要退兵攻打别处的时候,其手下一名叫徐任的小将却挺身而出,他向张昱建议从军中挑选精锐之士先登攻城,并毛遂自荐愿任先登军之首,并向张昱立下军令状,言高唐城不破,先登不退。
张昱被徐任的视死如归打动,最终同意了他的建议,在军中挑选精锐之士五百人为先登,先登全部着两层甲,以徐任为首。
与枪阵如林的半圆阵前阵相比,半圆阵以大车组成的后阵防御更加薄弱,防御后阵的只有装备了长枪和环首刀的辅兵,这些辅兵不是残疾和年老的老兵,便是健壮的妇人,唯有二百多名工匠还算有些杀伤力,但是敌军骑兵却没有选择进攻后阵,主要是他们在有信心冲破前阵的情况下不愿意浪费时间下马作战。
徐任的步兵方阵每一排都有二百名士兵,敌军骑兵能够与步兵方阵短兵相接的最多不超过四十骑,如果敌军都是汉家的精锐骑兵,以薄弱的五层枪阵确实无法阻挡他们的进攻,但是千余骑兵中真正属于汉家骑兵的只有四百骑,剩余的全是平原国相招募的杂胡骑兵。
由于有着大盾和鸢形盾的掩护,敌军骑兵的强弩并没有对方阵造成太大的杀伤力,而相比之下,他们自己却暴露在了徐任军队中弓弩兵和投石机兵的射击之下,并且给他们造成了上百人的死伤。
徐任这次从平原相手中俘虏的士兵都是绝对的青壮,其年龄大都在二十岁到三十岁之间,这个年龄结构甚至比徐任军中的战兵还要合理,所以徐任想要将这两千多俘虏收至帐下。
底层的士兵很难讲忠诚度的,只要有粮有饷,都会有士兵愿意跟随的,就像这个时代最有名的丹阳兵,曹操在讨董卓之战大败之后便跑到丹阳去募兵,陶谦和刘备守徐州的主力也是陶谦招募的丹阳兵,孙策在父亲战死后起家靠的就是招募的五百丹阳兵,东吴的托孤之臣诸葛恪能够权倾朝野靠的也是手中的丹阳兵。
因为东汉初年光武帝鉴于多年水旱为灾、连年战争造成户口锐减,决定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从建武六年至建武二十三年,共计五次罢省郡国兵,更是裁撤了掌管郡国军队的都尉。
此后,虽然百姓仍有随时应召当兵的义务,但平时没有受军事训练的机会,因此士兵素质大为降低,各郡国的役政,乃陷于停顿状态,这种情况从光武帝之后,便一直持续下去,因此政府不得不募兵来临时补充兵源。
在亚历山大大帝时代,马其顿方阵并不是一支纯长矛方阵,甚至它最主要的精华都不在于长矛,而是在于方阵右翼的伙伴骑兵,遗憾的是亚历山大大帝的继承者只看到了如铁砧一般将敌人砧住并摧毁的长矛方阵,忽略了如战锤一般的伙伴骑兵,致使步兵的装备越来越沉重、用于保护侧翼的骑兵反而被削弱,方阵的战斗力每况愈下,最终被罗马军团击败。
马其顿方阵必须依托平原而战,其一旦进入复杂的地形,就难以施展甚至不攻自破,不过青、冀、兖、徐、豫都是平原地区,只有泰山郡及其周边有一些大山,在地形上非常适合马其顿方阵的施展,唯一的不足就是徐任的手中缺少足够的骑兵保护方阵的两翼。
组建马其顿方阵就需要足够长的长矛,这个时代的长矛有很多种,攻城矛最短,约为九尺两米一左右,最长的为守城矛,最长可以达到三丈七米左右,另外还有骑兵矛、酋矛、夷矛等长短不一的长矛,不过这些长矛大多不超过四米。
黄巾军向来缺少军纪,军队哗变对于他们来说算不得什么新鲜的事情,面对上千黄巾军的聚会,徐任不敢以身试险,于是便对护卫在身侧的严虎说道:“严虎,去问问怎么他们是哪个校尉的部属,为什么在军营外喧哗。”
严虎领命之后便走向营门处,询问了几个人后回来向徐任汇报道:“将军,他们都是这才攻打高唐县的伤兵,渠帅出征时只带走了轻伤的士兵,将重伤的都留在了高唐。这些伤兵看到我们没走,便想寻求将军你的庇护,结果被守门的兵士拦在了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