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中文

最新网址:www.paowxw.com
字:
关灯护眼
泡泡中文 > 即将消逝的乡村 > 35. 公平!公平!!全世界的公平!!!

35. 公平!公平!!全世界的公平!!!

信息整点分=(100÷50)×(291000+1—218)=581566(点)

(3)赵一凡的总整点分是:

总整点分=语文整点分+数学整点分+英语整点分+物理整点分+地理整点分+信息整点分=863433+869676+839985+522002+580188+581566=4256850(点)

我们应该可以给赵一凡同学发成绩单了吧?如下:(表三)

2XXX年浙江省高考成绩报告单

赵一凡同学,您的高考成绩表:

科目原始分单科排名名次分(分)整点分(点)

语文() 3190 148.356185567 863433

数学() 1109 149.428865979 869676

外语() 11006 144.327319588 839985

物理() 30000 89.691052921 522002

地理() 907 99.688659794 580188

信息() 218 99.925429553 581566

合计不可加不可加 731.417525773 4256850

全省291000名考生,您第XXXXXX名

(注:一定名次以后是否可以省去此项?)

祝您:录取顺利!

浙江省考试院

X年X月X日

三保障等级分

成绩报告单都出来了,赋分的问题该解决了吧?不然!名次分不仅属传统意义上的分分计较,更是点点计较,可能会使竞争趋于激烈。“我们认为赋分办法的修正必需从根本上坚持以下四个基本原则:1.分数可比原则,2.平衡学科原则,3.连续稳定原则,4.操作简单原则。”

[19]为和缓所谓的竞争的激烈程度,遵照这四个原则,我们把顺序名次分“嫁接”到等级分上,同时可以保障学科基于平等的平衡,称为“保障等级分”。之所以可以嫁接,是因为名次分是精细、准确的排名次,分分计较,而等级分是粗疏、大体上的排名次,“赋分制实际上是由名次号决定分数的多少”[20],不那么精细的计较。从顺序名次分的角度看,等级赋分制实际上是对排名次做了模糊化的处理,我们认为这种处理方式的初衷是为了让考生不再分分计较,但是实际上很难达到此一目的,考生很有可能因差1分而分到两个不同的等级,反而差了3分。与名次分比起来,等级赋分制有可能使竞争更加激烈。名次分是细化了的等级分,它不是21个等级,而是每一位考生一个等级位置,同科目同原始分,则位置向前移,后面的位置不动。其实,竞争之所以激烈,并不是因为赋分方式,而是因为高考的竞争本质。无论如何,我们嫁接以后的“保障等级分”是一个理论上的新生事物,但它依然是一个熊丙奇先生们所不那么赞同的“分数标准体系”[21]。而我们是因为不大放心“自主招生”,基于公平和质量,试图用公平的“分数标准体系”达到“自主招生”的质量追求。也就是说,我们要想办法完善这个体系,而不能让“领导批准,学校复审”。

前述设浙江共有29.1万考生,每人自选3科,有29.1万人×3次=87.3万人次。如果采用“顺序名次分”理论上选7科的人数大体平衡,每科约87.3万人次÷7科=124714人。但现用等级赋分制出现学科失衡,若大家都喜欢选地理科,多达25万考生。“保障等级分”是这样处理的:此时以地理科的25万人进行等级赋分,25万人÷100份=2500人/份,则赋分情况如下表:

(表四)

等级1 2 3 4 5 6 7 8 9 10

人数比例1% 2% 3% 4% 5% 6% 7% 7% 7% 7%

赋分(分)100 97 94 91 88 85 82 79 76 73

人数(人)2500 5000 7500 10000 12500 15000 17500 17500 17500 17500

续表:

等级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人数比例7% 7% 7% 7% 6% 5% 4% 3% 2% 1% 1%

赋分(分)70 67 64 61 58 55 52 49 46 43 40

人数(人)17500 17500 17500 17500 15000 12500 10000 7500 5000 2500 2500

其他的科目,以2500人/份,依次排入第一等、第二等、第三等……设物理报考7万人,则最低等为7等,以后等级空缺,理由是物理第7万名等于地理第7万名。

用“保障等级分”,易出现同分相争同一入学机会的现象。“关于同分人数过多问题”[22],我们用如下规则:

1、先仿照现有规则算总分,即:语数外原始分+自选科目保障等级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新高考总成绩中的语数外依旧采用原始分计分,能否与选考科目的等级分直接相加也有待商榷”[23],前面我们特别论证过原始分不可以简单相加,下面第2条实际上比较的就是顺序名次总分。

2、出现同分相争,比整点总分(即同分比点)。

3、再比优先科目整点分。

比如优先科目这样排序:语数外政物化史生地信

(1)先比相同科目;(2)按优先科目顺序,依次比余下科目;(3)若同分人数较多时,按优先科目顺序比。

如:

选科情况:

甲:语数外物地信

乙:语数外政史地

比:

甲:语数外地物信

乙:语数外地政史

人多时:

甲:语数外物地信

乙:语数外政史地

4、若还同分争:理科女生优先,文科男生优先,农村学生优先。

5、加试相同科目。

这种虚位以待的保障等级分是否可以“促使新高考制度中的‘选择性’得以还其本来面目”[24],是否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从自身的兴趣和特长出发进行合理的选择自考科目还有待进一步思考。然而,“中国目前正逐步走向一个考试社会”[25],高考在改革,问题必然有。由于高考改革的初衷和许多具体的措施,比如说文理不分科和更加注重公平等,必然对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以及对各行各业人才的培养有深远的积极影响。我们应“咬定青山不放松”[26],为高考改革的成功想办法。赋分制的问题用保障机制解决是不是终极方案?有没有更合理的解决方式?出现同分相争同一入学机会的问题,我们又该如何妥善的解决?人心不公,留下杆秤。越重要的事物,在称量的过程中,越需要测量工具的精确性,黄金店的电子称肯定要比蔬菜门市的精密。从这个角度看,等级赋分粗线条的排名次,对高考这么重要的考试显然是不精准的,虽然具有“可以接受的区分度”[27],但留下了更多的人为估量操作的空间,我们对海量平行志愿在保障公平和客观操作方面表示担忧,“三段每段80个专业的填报是极为繁琐的”[28],因此而出现的高分低就现象,以及将来可能出现的公平和质量问题,已超出了本文的论述范围。

四与素质教育配套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应试教育逐渐盛行”[29],因此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素质教育,九十年代开始进入政府文件,现在已经升级到“核心素养”的阶段。由于对“素质”没有合适的测量手段,素质教育仅仅停留在理论和文件中,直到现在,我们还只能空喊“减负”而无良策。其实,素质之高低,无法具体打分,但是可以比较,赋名次分。素质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有其数量,这个数量在理论上是可以测量的。理论上可测量,实际上无手段,这是我们的难题,但我们有责任“完善测量评价体系”[30]。现在,以通过比较,赋名次分是我们的一个办法。现在要比两个孩子的身高,最好的办法是精确测量比数据,假如我们手中没有尺子之类的可精确测量长度的工具,我们能想到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两个孩子直接比一比,这种办法比没有任何办法要好一点,我们要迈出测量素质的第一步。在这里我们有必要简论一下“素质的层次”。我们认为:素质的底层是学科能力,中层是综合素质,顶层是核心素养。层次论意味着较高层次是较低层次的升华,包含较低层次的特性,并具有超越性。层次是渐进的,第一层次的能力并没有在第二层次的素质中消失,第二层又浓缩成精华包含在第三层中。最顶层的核心素养是最高的能力和素质,包括了所有的层次,也超越了所有的层次。类似曹冲称象称石头,我们可以测量素质素养测学科能力。称石头是因为无工具直接称象,测学科能力因为无客观合理评价素质素养的准绳。与称象不同的是,如我们把学科能力比作金矿石,则素质是对金矿石的提炼,而素养是高纯度的黄金。石头重等于象重,学科能力之比等于素质素养之比。称象所称量的石头是所有的石头,一块都不能落下;测素质素养所测的学科能力也需要所有学科的能力,一科都不能少。学科能力也不能精确测量时,可用顺序名次分,给各学科能力通过比较赋分,然后综合分析,可比较素质素养之高低。由上可知,顺序名次分是与素质教育可相配套使用的赋分方式,当然,有更精确的办法最好。

结语

十八大以来,中国“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新教育公平引论》等文章的发表,说明:“我国教育公平的评估域转向侧重‘人’的全面发展”[31],《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面世,表明中国素质教育进入了追求“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的“核心素养”时代[32];十九大“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更是唱响了教育前进的最强音。我们的“洋赋分”却水土不服,把物理这个理科的天之骄子首先变成了保障户,即不能保障学科以及学科所代表的人的兴趣与特长的平等,又难以保证学科质量的提升和人的潜能的开发,却使博弈有大机可乘。不识货、货比货,老婆婆算账等圪节节的“土办法”是否可以解决问题?还是“保障等级分”这种“土洋结合”的方式更符合时代要求?音乐、美术、体育健康、通用技术、综合实践等一些科目要不要水平测试或进一步加强?这些科目要不要加入高考自选科目序列?怎样改革,才能让考试的指挥棒握在素质教育的手里?怎样考核,怎样比较,怎样赋分?这一系列问题是“教育问题”还是“教育中的问题”[33]?都等着我们回答解决,我们应“把复杂问简单化”,“简单是一种美。”[34]现在,是时候来回答“物理尴尬何时休”这个问题了。学科失衡是由“赋分制”所引起,而我们却来个“保障机制”,就像患者因缺钙双腿发软,家长给他一个轮椅并交待走不动就用这个代步我推你,这不是解决问题之道,这只能算是救急的方法。擒贼先擒王,打蛇打七寸,治病要对症,我们应该首先考虑补“赋分制”的钙,而不是用一个错误去弥补另一个错误。什么时候赋分合理了,什么时候物理就不尴尬了。现在我们看看近邻韩国高考的经验:2007年,“韩国各界呼吁改革高考等级制”[35],呼吁的结果是:从2008年起,韩参照美、日“实行了大学入学审查官制度”[36]。韩国定期高考“大学修学能力考试”的等级赋分是“九等”,再加上随时招生的“审查官制度”,极易让人联想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品评人才的“九品中正制”和选才用才的“九品官人法”,不知道韩国高考是怎么防止腐败、保障公平和保证质量的?不是我们对韩国人不信任,而是我们对人性不自信。品评人才的“九品中正制”,深受其制约的左思认为它的作用就是使“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历史证明,“科举至公”[37]。千年科举排名次,唯以程文定去留,排名次的科举考试“是注重公平与公正的考试制度”[38]。科举制的创立“是时代使然”[39],千年以来“深刻地影响过知识分子的思维方式、人生际遇和生活态度”[40],是中国考试文化最深层、最精华的遗产。等级赋分,再加上高校的自主招生;不如用顺序名次分更简单明了,让人更放心。“每个人都具有均等的机会接受符合其能力发展的教育权利”[41],我们“要有一个合理尺度和相对公平的思路”[42],“保障等级分”可以确保让人觉得公平、平等。“平等的目标就是给每一个人一个公平的成长和发展环境”[43]而不是制造制度性的不平等。我们要充分估量中国的考试文化在人民大众集体潜意识中的地位,充分考虑“新高考被功利对待的制度原因”[44]和现实原因,就是说我们用“洋高考”要看中的国情,我们的做法要“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发展、教育公平的满意度、获得感”[45],高考的赋分方式要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标准分在中国的使用情况,应该是我们的前车之鉴。

基于“尊重人的全面发展与自由个性的价值标准”[46],从人本的角度考虑,“考试是手段,人是目的”[47]这样的论述还是不过时的。“现在是我们回归具有远大目标的大规模改革的时候……因为我们掌握了更多的知识,可以使各种潜在的复杂力量朝有利于我们的方向转化”[48]。我们的方向,就是教育的公平而有质量,“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线”[49]。前行路上,我们碰到的第一个大难题就是赋分的问题,这个问题应该难不住考试的故乡。“社会所提供的发展才德……的机会……应该人人完全平等”[50],为了保障“每位社会成员发展机会的平等”[51],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的、正义智慧的新时代中国知识分子,一定会基于实践、理性思索,探求古今、借鉴域外,合情合理、实事求是的解决此一难题,最终“完全实现高考改革者的初衷”[52]。我们认为,合理的竞争,是质量的保证;排名次,本质上是一种公平。“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是公平和质量”[53],在公平与质量二者中,先提公平再说质量,是“以教育公平为优先”[54]的,顺序名次分首先保障的就是公平。比起长不高的标准分和结苦果的等级分,新时代的中国高考是否需要考虑理论上可以保证公平和质量的顺序名次分?应该是没有十全十美的赋分制度,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

(谨以此文:献给丝路英雄,简化复杂问题的红柯先生!)

参考文献

[1]朱邦芬.为什么浙江省高考学生选考物理人数大幅下降值得担忧[J].物理, 2017(11):761-763.

[2]金邦建,于海波.浙江高考新方案物理选考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J].课程教学研究, 2016 (7):32-36.

[3][19][24]杨燕燕,余文一.改“静”为“动”:新高考赋分办法修正对策——基于浙江省物理选考现状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 2017 (22):36-41.

[4]陈爱文,胡银泉.尴尬的物理:浙江新高考下的学科失衡与制度改进[J].中小学管理, 2017 (9):19-21.

[5][6][7]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若干意见[EB/OL].(2017-11-29)[2017-12-01]..zj.gov./art/2017/11/29/art_32431_295370.html.

[8]黄恕伯.新高考方案选考科目计分方法改革建议[J].物理教学探讨, 2018 (1):1-4.

[9][17]章建石.一项公平与效率兼备的高考改革为什么难以为继?——标准分制度的变迁及其折射的治理困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1):31-41.

[10]李金波.新高考招生制度下的等级赋分制[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2016(4):48-51.

[11]刘希伟,韩娟,翁灵丽.新高考等级赋分制:学生认可度的实证研究——基于浙江省的实证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 2017 (22):31-35.

[12]李江.原始分数的局限性与标准分数的优越性[J].教学与管理, 1993 (6):26.

[13]杨启亮.考试竞争的价值判断与意义追问[J].教育评论, 2005(6):73-76;困惑的思考:在素质教育与考试竞争之间[J].课程.教材.教法,2007(11):3-8.

[14]余扬.高考考试竞争与应试教育关系辨析(上)[J].湖北招生考试, 2017(20):10-15;高考考试竞争与应试教育关系辨析(下)[J].湖北招生考试, 2017(25):8-10.

[15]刘海峰.高考竞争的本质与现象[J].高等教育研究, 2006(12):27-31.

[16]杨学为,于信凤.中国考试通史(卷五)[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67-168.

[18]晓辛.千金市骨两高手[J].学习月刊, 1998 (8):23-24.

[20]徐胜强,金宜友,杨振宇.浙江新高考方案的现状分析及制度完善的建议[J].物理教学探讨, 2018 (1):51-53.

[21]熊丙奇.浙沪新高考改革试点,我们试得怎么样?[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7(5),27-32.

[22][27]文东茅,包旭明,傅攸.等级赋分对高考区分度的影响——对浙江“九校联考”数据的模拟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 2015 (6):17-21.

[23]马彪,黄榕,刘明岩.浙江新高考改革方案实施问题及改进路径[J].当代教育科学, 2017(12):56-60.

[25]郑若玲.考试与社会之关系研究——以科举、高考为例[D].厦门大学,2006,319.

[26]孙光明.坚定方向深化完善推动高考改革纵深发展——浙江省《关于进一步深化高考改革试点的若干意见》的解读[J].中国考试, 2018 (1):8-13.

[28]熊丙奇.浙沪新高考志愿填报方式评析[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7(4):25-28.

[29]刘淋淋.素质教育与高考改革新论[J].教育与考试,2017 (6):23-29.

[30]孙建明,王后雄,王祖浩,汪峰.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教育考试策略研究[J].中国考试, 2017 (8):26-31.

[31]程天君.新教育公平引论——基于我国教育公平模式变迁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7 (2):1-11.

[32]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 2016 (10):1-3.

[33]项贤明.教育改革中的问题辨析[J].中国教育学刊, 2015 (1):1-5.

[34]红柯.才华从我脸上看不出来[J].文学自由谈,2004(1):120-121.

[35]宋倩.韩国各界呼吁改革高考等级制[J].基础教育参考,2008(2),23-24.

[36]李协京.韩国高考改革进行时[J].教育家,2016(35),14-15.

[37]郑若玲.科举至公之道及其现实启思[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58-66.

[38]王元林,梁姗姗.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的博弈——洪武丁丑会试南北榜案重新解读[J].求索,2014(9):149-153.

[39]张希清,毛佩琦,李世愉.中国科举制度通史.总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11.

[40]刘海峰.重评科举制度——废科举百年反思[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5-12.

[41]孙新,冯瑶.基于教育政策的教育机会均等知识图谱研究——1992年-2016年KI期刊的可视化分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3):103-108.

[42]康伟,韩晓琴.教育公平思维的前提批判与重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1),28-31.

[43]康伟.教育民主的内涵、路径及限度[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93-97.

[44]熊丙奇.浙沪新高考改革试点,我们试得怎么样?[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7(5),27-32.

[45]车福川,祁峰.***教育公平思想内容及特征[J].现代教育管理, 2018(2):1-5.

[46]彭寿清.***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1):12-21.

[47]廖平胜.科举考试的人本视角[J].湖北招生考试,2005(16),12-18.

[48]Fullan M. ge Forces: The Sequel[M].London: Falmer Press.1999.转引自:李宝庆,魏小梅.高考改革的困境与出路[J].教育发展研究,2017(8):1-9.

[49]薛二勇,刘爱玲.***教育思想:中国教育改革的旗帜与方向[J].中国教育学刊, 2017 (5):9-16.

[50]王海明.新伦理学:优良道德的制定与实现之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382.

[51]秦书生,王一.***的平等观探析[J].理论学刊, 2017(1):17-22.

[52]文东茅,刘玉波.高考改革何以“牵一发而动全身”[J].中国高等教育,2014(24):19-22.

[53]顾明远.***教育思想指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前进方向[N].中国教育报, 2017-7-26(1).

[54]吴跃东.***教育公平思想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1):56-6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新婚临时加彩礼?这婚老子不结了!录笔无三高武:一枪弑神,从万倍收获开始转职召唤师,开局金色传说诡异末世:从猎魔人开始崛起高武:大限将至的我,背棺出征!重生了,老子谁也不惯着下庄生活心兰劫腰子被噶,我移植了仙人五脏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