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之所以要拿作者的手稿来看,其主要的目地就是想看看在手稿之内,有没有作者本人其他的一些思绪遗留或思维轨迹。果然,在极少数计算稿纸的边边角角,真还发现了一些不完整的公式和文字。
不过,大多的文字或公式都写的比较潦草,在旁边大段的计算过程算式的簇拥下,一般极难发现。
九拾弈耐心的把这些看似杂乱无章的式子和文字都逐一誊抄下来,并标注好对应的章节,同时也用扫描仪将这些内容扫描电脑内进行保存,以方便后期通过解析软件的数据库的来进行批量查阅和分析。
科研工作就是这样,总是得做大量繁杂而细致的工作,然后再小心翼翼的归纳整理,之后大胆推论,严密论证,最后再合乎逻辑和理论地推导出结果。
一晃就是一周多的时间过去,服务机器人每天三顿按时给九拾弈送饭,九拾弈饿了就吃,累了就回卧室眯一会儿,醒来之后又接着干。
要不是在所里的一日三餐之中,早餐是按照九拾弈的习惯给专门配送了包子油条和豆浆,九拾弈自己都昏昏然的搞不清楚到底过去了多少天了。
在进宿舍第七天的时候,九拾弈出了一趟宿舍再次了解一下本次实验的进展,看来这次的数据导入的情况要好于上次,在再次优化了基本粒子的排列结构和加大对超脑的营养刺激支撑之后,这次的导入的数据容量要明显高于上次。
普通人的记忆容量大概在1000TB左右,看似庞大,不过,有相当部分是散乱的片段以及其个人人生经历的一些细枝末节,还有部分是其以前看过的各类影视画面,以及杂糅汇合着个人的推想感慨甚至于妄想类的一些虚构图影。
比如一个人对感情生活中的某个暗恋对象,哪怕到最后其实并没有与当事人生活在一起,形成了遗憾,但解析当事人的大脑之后却发现,他的记忆中会出现许多与其暗恋对象在一起的各种生活细节,及虚构的欲望。这造成了记忆中的无效冗余量很是庞大。从而导致了很多不必要的无效导入。
其实,在普通人的大脑中,真正涉及到理论知识,公式定理,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悟、联想、推论与思考的这类抽象记忆,并不多。
当然,在科学家的大脑中,这类抽象记忆的构成会比普通人大得多。
九拾弈暗叹,怪不得好多真正的天才,都基本没有感情生活,莫不是完全是为了给脑子的容量腾地方啊。
想来,自己的脑子里面就没有那些杂七杂八的感情经历,生活经历也基本就是学校、工作单位加上个宿舍,反而倒是比一般人在记忆结构上简单了不少。
自己脑子里面最多的,应该就是他的那些庞杂繁复到成建制的抽象知识记忆了吧。
研究发现,庞杂的记忆系统之上,有一个类似于操作系统的存在,掌管着这些记忆的存储和读写,并把需要运算的信息分配到大脑的运算区域进行运算。
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都是装载在这个操作系统下面的运行软件。只有足够强大的操作系统,才能够支撑足够强大的运行软件。
九拾弈欣慰的是,自己的这个操作系统似乎还不错,虽然自己已经将近六十,但脑子还算是清楚,逻辑清晰、推理强大。
只不过,支撑这一套系统的躯壳,最近几年看来却似乎是越来越不行了。身体的消化系统没有以前好了,腹内时常无故饱胀,吃好了隔食上火,吃差了怕寒畏冷。
作为循环系统中枢的心脏似乎也没有以前跳得那么卖力,稍微做些体力活,便气喘吁吁。精力更是没有以前旺盛,熬两个夜就头昏眼花虚汗直冒。
从实验室回到宿舍又过了三四天,九拾弈终于又再次觉得天昏地暗地体力不支,便马上原地躺下去,闭目放空了自己,书房的地毯温暖而踏实,被机器人打扫的很干净,倒是不用担心着凉。
过了良久,他缓缓睁开双眼,伸了一个懒腰,幽幽叹道,真是不服老不行啊。
迷迷糊糊的又睡了三四个小时,此刻客厅的大门又缓缓打开,一个服务机器人正托着包子油条和豆浆的托盘轻声的驶了进来,它的履带做过静音处理,没发出什么什么声响。
只见它灵巧的将托盘轻放在客厅的茶几之上,缓缓收回前臂,随后柔和的女声响起:
“您好,拾弈博士,早餐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