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坐拥三镇的安禄山发动叛乱,声势浩大,险些覆灭大唐。
战争足足持续了八年。安禄山死了,叛军便拥立安庆绪;安庆绪挂了,叛军再拥立史思明;史思明完蛋了,叛军跟着史朝义。
多年战乱下,海内空虚,虚弱到极点的大唐朝廷再也打不下去了。
再加上吐蕃又在西边搞事情,最后,得,你们这帮子河北佬,给爷磕一个,认个错,咱就当叛乱的事没发生过。
河北的哥们也打累了,大家伙一合计,也行哈,反正都是些个面子活。
然后叛军“投降”,天子设立卢龙、魏博、成德三大节度使,史称河朔三镇。
但是谁都知道,这种和平脆弱的很,只是大家都筋疲力尽的一种折中选择罢了。
一旦朝廷缓过劲儿来,指不定又要逮着河北这块儿地搞事情了。
魏博节度使田承嗣心里明镜似的。但是论势力,你区区一个河北藩镇,数州之地,能比得过三百州的中央?
更遑论朝廷那边还有大义名分,你拿什么去抗?就算三镇合体也没什么胜算。
咋整?穷兵黩武,压榨民力?那估计还没等朝廷打过来,魏博人先把你咔嚓了。
思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让利。
朝廷那边说田承嗣“重加税率,修缮兵甲”,他老田得喊一声冤枉。
自己一个名义上臣服朝廷的节度使,要是再横征暴敛把魏博的乡亲们都给得罪死了,中央军一过来还不扭头把自己绑了投降?
实际上魏博七万多户加上隐户最多百万人,养了十万兵,但大家伙的日子过得却还可以。
因为除却牙兵万人是脱产士兵,其他的普通士卒、团结兵都是半脱产,平日里都要拿起锄头种地养家,只是闲暇时候需要集结训练罢了。
这么一看倒是跟初唐时候的府兵有点像。
这么一来,养兵的压力就比较轻微了,轻徭薄赋也足以支撑一万常备军。
本身河北这地界在大宋三易回河之前就是天下粮仓膏腴之地,说是天下首善也不夸张,节度使又体恤民生,这小日子过得好不快活。
田承嗣们拼了命地壮大自身,卖力讨好麾下的军士们,一应财货保障到位。
反观朝廷治下,民生艰难,官吏贪腐,百姓被课以重税,民众逃亡的事情层出不穷,两相对比之下,魏博人民当然不愿意回到朝廷的温暖怀抱中了。
就这样,拥兵自重的田承嗣一生六次叛变,然后每次都得到朝廷“谅解”,一直活到了75岁才寿终正寝。
不管河北人民怎么想,中央的朝廷可是心心念着要把不听话的藩镇给削平。
在安史之乱结束十几年后,从满目疮痍中逐渐恢复过来,财政稍稍宽裕了一些的唐廷,在英明神武的唐德宗即位后开启了削藩进程。
中央神策军大兵压境,再出钱让听话的藩镇一起开工,开局一片大好。
不过这银钱也跟流水似地撒出去。皇帝陛下到底还是高估了自己的家底,很快,因为国库空虚,赏赐拨付不到位,泾源镇士卒兵变,天子仓皇出逃,朝廷威严扫地。
后来为了稳住局面,唐德宗无奈捏着鼻子下了“罪己诏”,闹事的藩镇也顺坡下驴表示愿意继续服从大唐中央的领导,嗯,名义上的那种。
田氏家族执掌魏博四十多年,开始的时候倒也大权在握。
但田承嗣厚待士卒也带来了反作用--魏博兵越来越骄横。
老田是开创者,威望卓着,牙兵们自然服气,后来的继承人若是能尽心尽力为大家伙谋福利就算了,若是胆敢胡乱作为,魏博男儿的刀可不是用来杀鸡的。
节度使的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憋屈。
我可是大哥啊,不仅不能随意动用公款,还时不时得把家财拿出来些拉拢人心。
这叫什么大哥?这工作,劳资不干了。于是到了田弘正这里,举镇归附朝廷。
这会正是唐宪宗在位,这是德宗李适的孙子。
泾源之乱过后,强明自任,一派明君气象的德宗皇帝变成了任用宦官、宠信奸臣、姑息藩镇的昏庸之辈。
德宗可不管这些,什么明君昏君,一番折腾下来,李适就只剩下了一个追求--钱。
不管用什么手段,不惜一切代价,拼命搂钱。
守财奴唐德宗虽然被骂成狗,但确实给后面的皇帝留下了一个相对充裕的国库。
同时两税法成效日显,一年3500万贯石的财政收入让中央有财力将军队扩充到了二十万,其中包括十八万多大名鼎鼎的神策军。
削藩的时机终于成熟了。
在强大的财力支持下,四川、镇海、淮西、淄青等刺头先后被平定。
最让人挠头的河朔三镇也不愿意触碰气势正盛的朝廷霉头,在宪宗皇帝洒下大笔的钱财收买人心后,河朔人民暂时回到了朝廷温暖的怀抱,终于愿意接纳中央任命的节度使。
但是很快,长安派去的幽州节度使张弘靖就把招抚大业搞砸了。
这位哥们估计是在朝廷的地盘作威作福习惯了,到了卢龙地界也是官威十足,八抬大轿,前仆后拥。
这也就算了,个人作风嘛,顶多就是看不惯叨叨两句。
但是老张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韪,把赏军钱一百万克扣了二十万下来。
兴许在张弘靖这不算什么,百取二十,我都清廉到这地步,还有什么好说的。
但卢龙骄兵们可不会惯着你,扭头就反了。
成德、魏博也是一样,从此把朝廷的任命当成了耳旁风,自行推举节度使。
朝廷有什么办法,德宗以来攒的钱已经花了七七八八。打,未必打得过,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这个时候唐廷也发现了,河朔节度使已经不再像安禄山那般是中央的致命威胁了。
实际上,很多当上魏博节度使的“幸运儿”,任上都战战兢兢,不敢有丝毫损害士卒们的行为,生怕一个不小心就被心怀不满的丘八们给噶了。
丘八们被养刁了胃口,一旦财政紧张无法保证待遇或是节度使私自挪用军需,马上鼓噪入内,一不小心就把还在睡梦中的老大砍翻,换人上位。
节度使实际上成为军事民主化制度下,基层官兵选出来的一个军头。
为什么会这样,本质上还是因为没有一个明确的权利框架。
同样的地方割据,周朝的诸侯就没有这种烦恼。
周朝的礼制对于地方势力的继承权有明确的规定。世代传承下来,权力十分稳固。
就算是“曲沃代翼”这种大逆不道的事也是自家人打成一团,什么时候也轮不到一个外姓。
在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之前,谁敢这么干就等着被国内国外诸多势力一起解决吧。
晚唐的藩镇又是个啥情况,士兵们干死大哥,拥立个新人上去,然后请中央认可。
朝廷能怎么办?不承认就得开打,虚弱至极的中央政府哪来的钱财去开片?咋整,捏着鼻子认呗。
而且其中未必没有你们藩镇内乱越厉害,我中央政府才更放心的意思在里面。
而藩镇这边,新上任的节度使会把之前拥立他的闹事牙兵给噶了防止后人效仿吗?
也不是没干过,但为数不多。而且即便以儆效尤,也只是挑几个刺头,不敢铺开了来。
你一个士卒拥立上去的BOSS能有多大威望啊,玩株连不是找死?
结果就是骄兵悍将一次次搞事情却并没有受到多大惩罚。
既然这样,那还有什么心理负担?不满意就闹事呗。
以至于到后来,节度使的职位都成了个烫手山芋,不是野心大的主接都不敢接,甚或是直接被逼着坐上这位子,敢不上位,一刀剁了。
史宪诚、何全皞、乐从训珠玉在前,哪个还敢在这种军事民主的氛围内妄图获得无限的权利?
如果魏博镇处在离中原几十一百多公里的一个大岛上,又发现了个物产丰富的新大陆,那桀骜不驯的魏博武夫估计很乐意为了更多的财富征伐四方、联络贸易。
后面说不定还能催生出一批资产新贵,搞个《大宪章》、《权利法案》啥的,当然,也可能走上波兰那种过度民主的邪路。
但大唐帝国的魏博镇显然没有这个条件。
四战之地,自保有余,向外扩张?对不起,不感兴趣。
为啥,没有利益啊。
唐初府兵立功,可以授勋官,得田地,魏博可没这条件。
田地?早就分光了。勋官?得个虚名也是在镇里头打转。
而且外战准备打谁?打朝廷那是捅马蜂窝,打藩镇,周围没有一个善茬,花费大把的钱粮也未必能打下一座城池,得不偿失。
所以魏博镇向来是外战外行,内线作战则发挥超常,让敌人头疼不已。
这个时候的河朔藩镇都忙着安抚自家的兵大爷,也没什么兴趣去学安禄山搞一把大的了,朝廷也乐得安生。
接下来的几十年,整个大唐总体上还算和谐。但是危机总是在慢慢酝酿。
虽然因为时间太过久远,晚唐的史料远不如明清那般详实,但是历史进程嘛,总是可以猜测出大致的发展脉络。
参照最后两个王朝的兴平衰亡,可以想见,中晚唐时期,随着人口增长,人均土地越来越少,民众逐渐不堪重负,最后落第书生黄巢举起大旗,转战万里,直逼潼关。
曾经挽救大唐于危亡之中的神策军再次受命,却一触即溃,沦为笑柄。
后世总结原因时,总是说是因为过于优厚的待遇把这支虎狼之师养废了。
什么神策军的收入是其它军队的三倍有余、赏赐丰厚、优先晋升等等,导致飞扬跋扈、不事训练等等。
呵,这话听得,大概就跟说宋禁军、清八旗因为日子过得太好所以才失去战斗力一样。事实真是如此吗?
在很多人心目中,一支强大的军队,似乎就不应该像个俗人一般追求物质待遇,须得像红军一般饿着肚子过草地,像志愿军一样就着雪水吃炒面。
然而,历史上的强军,无论中外,都有着良好的待遇。
哪怕是很多人心目中有着钢铁般坚定信仰的新中国军队也是一样。
这是人性决定的,这个世界上有圣人,有小人,但大多数都是普通人,追逐更好的生活是他们的本能。
谁能够提供更好的前途,他们便愿意为谁效力。
神策军最有战力的时候是唐宪宗时期,这段时间是中晚唐财政收入的巅峰,三千多万贯石。
这是个什么水平呢?以当时大概斗米五十文的物价折算,也就是五千来万石的粮食。
唐石较小,折算成明清石米,还不到四千万。
这个数据,已经达到了乾隆年间四千八百多万两外加八百万石粮食七成多点,跟万历年张居正改革时期约莫两千万两出头按粮价折成的四千万石粮食收入差不了多少。
非常难得,毕竟唐代的经济发展水平、南方土地开发程度肯定是不如千年后的,还有些根本不鸟中央、一毛钱都不上交的刺头藩镇和虽然还算恭敬但难免有些阳奉阴违意思的半刺头,能收到这么多,的确是穷尽民力了。
大清国八旗绿营加一起八十万,大明初年军户制的时候不算,改成募兵制后也有八十多万的兵额,这大唐中央养个二十万人应该是很轻松的吧?
实际上并没有,因为跟大清国中央独大不一样,中晚唐的财政分配模式是上供(供应中央)、送使(归节度使)、留州(留给各州)各占三分之一,朝廷实际能够使用的也就只有一千二三百万石。
地方强势,中央只能妥协,不然再来几个朱泚、李希烈,大唐就真的玩完了。
一千三百万石,抽六成出来养兵,这个比例绝对不低了。
在没有战事的情况下,王朝军费开支能达到一半就非常惊人了。
在位期间穷兵黩武,军事开销占了财政收入七八成的我大清十全老人,不打仗的平时年景,也才拨付了不到财赋四成的钱粮给兵大爷们开工资。
七百多万石的军饷,发给二十万中央军,是个什么水平?比乾隆前中期的八旗兵待遇稍差一点。
二十万八旗兵年耗饷七百多万两银子。
十全老人前中期银子还比较值钱,一石米也就一两银子或稍多点的水平。
这些银子算下来也能买个六七百万石粮,外加每个正兵每月一石粮食的补贴,八旗兵每年军费折成粮食约莫九百万石出头。
十全老人晚年之前的旗丁还是有些战斗力的,唐宪宗的神策军也不差,所以才能压服各路藩镇,连桀骜不驯的河朔三镇都暂时捏着鼻子认下了中央派去的节度使。
但是王朝越到后期,就越会被财政问题所困扰,但具体反映到每个朝代却也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