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王直言道,“方才便知阁中议事,儿臣不敢欺瞒父王,可是因五皇弟遇刺一事?”
宣武帝果真对宁王的直言不讳表示满意,虽然没有直接回答,也叫他继续说。
宁王道,“言琅在权江凉河时,儿臣巧在近处,听闻他在权江留宿多时未离,便去见过他。那时他与儿臣说起遇刺一事,且遇刺不止一次。”
暮云岭遇刺,宁王不可能再装不知,但也不能仅提这一件如今几乎传遍皇城的“秘事”。当然他也不认为宣武帝对“不止一次”毫不知情。
宣武帝没有阻止也不说话,襄王道,“当年余孽未清,燕郊之行必不太平,言琅心知肚明,尤其是他,却偏向虎山行。”
宁王笑道,“言琅知道要为父王效力,你我做为兄长应当为之高兴。多少长大了些,不再是个贪玩的小子。”
襄王也知不如直言,“宁王兄心知我与他素来不和,臣弟也不愿惺惺作态。他能长进知道为父效力是好,就怕他借口效力而图其他。谁不知他当年与王氏多亲好。”
襄王直言竟是直言到不讳王氏。阁内一时静默,谨德公公下意识地瞧了瞧宣武帝脸色。宁王也是一脸惊惶。但他知道,襄王再蠢也不至于如此。
·
·
襄王肖言征与肖言琅不和已不是一天两天,更不是什么秘密。装亲善兄长,不如装作因为提及永乐王便心中不悦而莽撞脱口。
襄王向宣武帝请罪,便是这样自辩。
襄王道,“他是亲斩了逆贼,但细想当年他二人亲好胜过血脉兄弟,甚至有传他断袖之好,正是与那逆贼。如此交情,谁知是否另有隐情。”
宁王不再说什么。
宣武帝问道,“有何隐情?”
襄王忙起身,慌张解释道,“儿臣鲁莽,儿臣只是想不通言琅一意孤行。若是在两国边境再遇险,此次和谈出使岂不大受影响。”
宣武帝自然不意外襄王对永乐王的态度,襄王在他跟前也一直是这般莽撞不避的模样。
宣武帝并未责怪,嗤笑道,“他要是在燕郊与离晋边境遇险尚有说法。在北羌边境如何?”
闻言,襄王惊道,“什么?!”
宁王虽也表示惊讶,好似方才知晓,倒不像襄王这般做作夸大。
襄王道,“他怎么会跑去北羌?北羌与妖蛊之都巫歧合盟,与我朝势必水火,监察司不是在多年前便已探得巫歧——”
宣武帝直言不讳,“羲族后人。”
卫威无声看向李茂,李茂余光回他一眼,极小幅度地摇了下头。
不知道。
卫威垂眼看地,上一任监察司掌司死于四年前,那掌司之位悬置一年。
那一年朝中变动不小,最大的变动莫不过于离晋十万精锐青猊军统帅王义康受诏回京,看似晋升为位高一等的太尉,实则从兵权在握沦为京都虚职。其子王尉风虽封镇北将军,但在朝者多数都明白,这不过是帝王权衡安抚之术。
在璟阳之乱后陛下擢升李茂为掌司。李茂不知,那便是上一任掌司在时所探。
与羲族恩怨怕是要上溯至圣祖在位时期,史臣笔下绝不会写及一字的那段历史。到如今,他们能听到的只是剩下零星民间传说。
羲族有妖术仙法,一人可战一支百人军人于悄然之间。离晋先祖偶得羲族相助,以妖法辅佐,助圣祖帝以少胜多,连败六都,开朝建国。但之后,羲族便渐渐销声匿迹。
民间传说不全是无中生有,只是所谓的销声匿迹,绝不止卫威认为,羲族是遭灭族而非避世消失。试想,若羲族真有如此仙妖法术,难保今日福他日祸。
襄王道,“北羌与巫歧合盟难说不是奔着妖族去的。而北羌自古与巫歧地域相邻,合盟一拍即合,说不定北羌早被妖族渗透,所谓合盟不过是认祖归宗。言琅怎会去到北羌,他岂能不知私通巫羌都是九诛大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