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州有一位书生,叫向青云,为人很聪明,诗词、文章、绘画他都擅长,在当地很有名。只是,考了几次试,也没有考中秀才。
此时,向青云已经二十岁了,需要考虑家里生活了,父亲之前是在海上做事,于是他就子承父业,继续干这一回。
同伙有七人,其他六人觉得向青云是文弱书生,就不让他干重活,只让他负责书写、计算。向青云觉得,自己读书十几年,不能荒废,于是就把书、诗文都带到了船中,放在船舱里,空闲了就读书。
这一天,海上刮起了大风,下锚了船也不稳,锚本也断了。控制舵杆时,舵杆也断了。没办法,大家只好任由大船被风吹,大风三天三夜不停,船一直往西北方去。等到风停了,那六人已经不在了,估计落水淹死了。
向青云幸存了下来,此时,船舱里一半都是水。
一看旁边就是山,向青云赶紧把书搬出去,放到陆地上。随后,他又到船舱里,尽可能把柴米油盐等物,都运了出去。
东西还没都运出来,船就沉了。他看了看山上有一个石洞,觉得可以避风雨,就想着先吃饭,毕竟已经几天几夜没吃饭了。
然而,船上的淡水都没能来得及拿出来,无奈之下,向青云只好用海水煮米饭,结果又太难吃了。他勉强吃了一些,两天后就因为吃海盐而喘粗气。
不得已,他只能找淡水,石洞旁边有一处湿了,仔细一看,有涓涓细流,很细小的水流了出来,不注意都察觉不到。向青云尝了一下,觉得很甜,赶紧拿了碗来接水。但是,半天也只得到两碗水。
不过,这两碗水也够他一个人用了。
靠着这两碗水,他逐渐恢复了元气。闲来无事,他出了洞往一个方向走,走了大概半里路,看到一处小路,似乎有人在此。于是,他抓着藤蔓爬上去,顺着小路走,忽然看到鸡犬桑麻,顿时一喜。
少时,有几个少年从一处庄子里出来,都穿着明代的衣服。看到向青云,他们很惊讶,吓得往后退。
一位老人看到了向青云,邀请他到自己家,给他酒食,问他姓名。向青云吃了个饱,把自己的来历都说了。
老人不解,问:“你这发型、衣服,都是现在皇帝要求的吗?”
向青云点了点头。
老人又说:“这里是琼华岛,方圆不大,纵横各有四百里。岛上的人只有两种姓,一是姓张,一是姓赵,呼为婚姻,都是大汉名将张飞、赵云之后。当年后主投降,张公(张飞)、赵公(赵云)的后人不愿意为司马氏做官,就到海滨隐居。八王之乱时,他们乘船躲避,被风吹到了这里来。那时候,张赵各自只有一个儿子,是天上来了两位仙女,嫁给他们,生儿育女,繁衍多年,迄今为止,岛上已经有二十万人了。我姓张,乃是张公之后。”
向青云又问:“那么,这里有皇帝吗?”
“有。众人会在两姓中选择德高望重之辈,选择三五人,再选出一人,大家就听他命令。如果他不好,又或者去世,大家就重新选人,而不是让他后人来做主。”
“赋税轻还是重?”
“此地无所谓赋税,有沃田三十顷,摊给大家耕种,收获以后,献给皇帝,其馀地亩都是大家分,大家种,收获以后不用交税。”
向青云还想再问风土人情,老人却说:“我有一个女儿,已经十六岁了,最近几晚上,一直梦到仙人说"嫁给中华人’。我本来还觉得荒谬,如今你来了,才知道是天作之合,今晚我就让她侍奉你。”
向青云大喜,但表面不动声色。
果然,当晚老人就把女儿嫁给了向青云。那少女很漂亮,面若桃花,向青云很喜欢。不过,婚礼很简单,两人进了新房后,屋里点着两根蜡烛,然后就算是成婚了。
向青云很不解,问道:“合卺之礼,就这么简单吗?”
“这已经是最好的婚礼了。如果次一些的婚礼,屋里不会点燃蜡烛,新人看不清对方,只能等次日早上。”
第二天早上,向青云派仆人把自己在海边的东西都搬来了。妻子看到书,问是什么,向青云解释了,还把诗词都唱了出来。少女听完大喜,说:“高低相宜,顿挫有节,岛中之歌,没有比这更好听的。”
以后,向青云就经常在屋里读书,写诗文,妻子就陪着他,从不觉得厌烦。
老丈人看到向青云的书后,问他是不是中华书籍,里面说了什么事。向青云不好回答,就说:“里面都是说三纲五常,礼义廉耻,孝悌忠信的人和事”,然后,他又大概说了一些。
老丈人听了大喜,说:“真是闻所未闻,如此之事,必须要跟上人说。”
他出去后,很快带了一个人来,穿着更好一些,大概四五十岁,颇有气势。老丈人又让向青云仔细说说,向青云就把书中的名人、大事,职官等都说了,还说了许多治国的道理。
那人听完后,很高兴,说:“这是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啊,我们应该学习。赶紧让岛上的人开讲堂,让大家都来学习。这样的话,我们虽然不在中华,却也能得以教化了。”
原来,此人就是岛上的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