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工坊非常宽敞,播种机加工区、蹄铁加工区、铸造区、打磨区等等应有尽有,还专门找了一片地方建立起来一个巨大的库房。
为了在年底前完成蹄铁订单,蹄铁加工的人数已经有十五个人,原先的齐二林和二毛等人现在都已经出师,是整个工坊的技术大拿,做帮带一条龙服务,工坊的生产情况很快就步入正轨,日产蹄铁六千个,播种机五十个,效率杠杠的。
冶炼工坊也已经建好了三个熔炉,还有一个正在建设,预计七八天后便可以投运。按照兵部的订单,每月需要十万斤铁的供应,相当于每个炉窑每天冶炼一千多斤,加上日常蹄铁和播种机的消耗,每天每个炉窑一千五百斤铁,这也只是按照目前三个炉窑的产能计算,要是第四个也投运的话,这些订单对郝亮来讲还是小意思了。
一千斤铁,就是十个一百斤的铁锭罢了。
人员多了,后勤保障的花销也逐渐开始显露,包含挖矿的工人,目前得有个一百二十号工人,这每天的吃饭就得十两银子,不过郝亮开设的食堂饭菜质量也比较好,顿顿有肉,还变着花样来。尤其是卤肉,工人都是往死里吃,但是对于郝亮而言,这些都是小意思。
最让郝亮头疼的就是运输的问题,常规的马车装上十个铁锭的时候,一匹马已经拉着有些吃力了,如果拉五个铁锭,马匹状态相对正常。
一架马车往返长隆用时一天半,需要一两银子的运费,十万斤的话就得两百趟次,花费运费二百两。
钱的事情郝亮还可以接受,但是他上哪找两百架马车是关键。
“目前没有其他的好办法了,只能生产一点就送过去一点了”,郝亮无奈摇摇头,并决定给李云写信说明情况,让他帮忙向孙牧解释。
解释归解释,但是问题还得解决,这个世界的马车用的都是木质车轮,轮毂较大,但是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却很窄,道路上形成了两条深深的车澈,每个马车都需要走在那个沟槽里才相对省力,就像一个凹进去的轨道一样,马闭着眼睛都能走到目的地。
在郝亮看来这个马车的车轮就是违背科学的,车轮越宽,接触面积才越大,车辆也不会陷入泥土中,不仅轻便而且平稳,很明显的例子就是前世那些豪华跑车的车轮,一般情况下轮胎很宽的小汽车都价格不菲。
郝亮决定试做一个平板车,虽然动力依然是由马匹提供,但是轮胎、车轮都会有变化。据了解,去长隆的道路相对比较平缓没有什么山路和大坡,因此郝亮考虑板车用三个轮子,前面的一个轮子用来转向,三个轮子承担了货物的重量,马匹只需提供向前的拉力即可。
不确定自己造的车能不能最终使用,所以郝亮在研制板车的期间,安排孟非联系了十二驾马车,每天六驾马车不停运输。
郝亮此次板车的制作不紧不慢,因为他以后还要做蒸汽机为动力的车,所以眼下他首先想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便是轴承。
轴承看似简单,但是制作工艺要求还是很高,前世郝亮虽然有相关的工作经验,对轴承的加工制作流程非常熟悉,但是那都已经实现了自动化控制,每个滚珠的大小和重量都是智能化把控,经过锻打、热处理、淬火等一道道工序后才能产出一个成品,就这样智能的东西,国内一些关键设备的轴承依然长期需要进口。
想到这些,郝亮顿觉这个东西难上加难,仅珠子的圆度他目前都无法保证。
“算了,圆的慢慢再搞,我先搞个圆柱形的滚珠试试”,郝亮暗暗道。
一段时间里,西山的铁矿、冶炼工坊、加工工坊热闹非凡,在这里做工的老百姓普遍收入都较高,每个人在很短的时间赚到了不少钱,走路身板也直了,说话口气也大了,走在城里的大街上都似乎有了一种高人一等的感觉,因此想方设法进入到郝亮的厂子做工,已经成了当地百姓最向往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