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外城不单单是作为防御使用,木千羽考虑到,山族和水族以后与这里密切接触的话,那么就会发生商品交易的情况出现。
目前南归是实行集体经济,随着经济复苏和发展,集体经济一定会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集体劳动会瓦解为个人劳动。
不过现阶段只能继续实行集体经济,人口少,劳动力弱,资源不充足,个人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种种原因。
木千羽召集大家群策群力怎么开始建设外城,用什么材料建设外城。外城需要有城墙,一个乡按一个县的规模建设确实有点夸张,但这里的地理条件就必须按这个规模设计。
外城同样分四个区,西北方向规划建旅馆和酒店,古代的叫法是茶楼,酒楼,再建一些饭馆。现在朝廷知道多了两个少数民族,会不会有朝廷的人来这里公差,或者其它地方的人来旅游,再或者有走南闯北的商贩来这里做生意等等,搞这个区方便接待这些人。
东北方向建一些文化场所和私塾,不过这个年代是没私塾的,旭日实行的是家塾的教学模式,先生会被请到到达官贵人家亲自教学,有时候也会招收一些比较聪明的上层旁族子弟作为弟子教学,这些人后面会成为新的先生。书籍也只在上层阶级流通,先生除了带学生外,会着书之类的学问研究。
普通子弟想要获得读书或上升的途径,只能靠军功,可是军功也不一定能出人头地,出身的阶层已经决定了。
要是这里弄个私塾,会不会有很大风险,这个可是要打破知识传播的禁区,会触动上流阶层的利益,不过先规划下来,后面再看看。木千羽主要是想培养多一点有知识的人,来编写一些资料,自己要是跟上级要个读书人来这里很难,不如自己培养。
西南方向,规划建菜市场,杂市等,这个以后可以对接到山族和水族,方便他们前来商品交易。
东南方向建一个校场,方便士兵的训练,增加一个兵营在那里,校场还可以方便大家在那里开大会。
城墙外面还要挖一条护城河,把阳山河的河水引进来。
城墙这次使用的材料不能是土坯了,之前建设内城,是着急使用,没办法,为了赶进度,都是土坯的。要烧制青砖,那么就要有烧制砖头的砖窑。
砖窑的位置不能太靠近人群居住的地方,而且必须是在下风口位置,那么就是城墙外面东南方向,靠近东山的位置。
之所以考虑建在那里,木千羽有几层考虑的:一来准备从东山建一条路通向东山另一边,方便去往黄花蒿那里,以后必须是在那边建立一个自然村的,那么用挖出来的泥土来烧制砖头;二来那个地方刚好就是下风口,有什么浓烟不会吹到城里来;三来那里靠近山,烧制的柴火可以就地取材,一举三得。
既然都有了砖窑了,在砖窑旁边弄个瓦窑,再弄个烧陶器的,先烧一点简单的陶器,碗,罐之类日常生活用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