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朱橚这么说,朱元璋稍微松了口气。
可听到最后一句话,朱元璋心又提了起来。
大明会因何而亡?!
朱元璋一下子对什么藩王啊危素啊都不敢兴趣。
只对朱橚心里说的,大明因何而亡感兴趣。
他承认王朝兴衰是历史趋势。
但他更想知道,自己制定的治国方针究竟哪里出了错!
危素继续道:
“藩王食禄每年5万石,大明宝钞25000贯。”
“藩王之后乃是郡王,食俸6000石,钞2800贯。”
“郡王之后乃是镇国将军,食俸每年1000石,宝钞500贯。”
“公主食禄每年1万石,宝钞5000贯。”
“公主之后乃是郡主,食禄米1000石,钞1400贯。”
“这些都是光禄寺明明白白写的。”
“当今皇子一共有九位,圣正值当年,正是为我大明诞下龙子龙孙的好年纪。我们姑且来算,日后大明一共有三十位皇子。”
“公主也算三十人,因公主食禄是皇子的五之一。”
“折下来便相当于是三十六位皇子。”
“这算起来不是什么难事,大家应该都能听懂吧?”
光禄寺的这些信息都是公开的,只要稍加留意,哪怕是平头老百姓去衙门打听,基本也都会告知。
“普通百姓家尚育有三四儿,藩王育5个,不算多吧?!”
“这5个里,一个世子袭藩王俸,四个次子食郡王俸,也就一共是食禄74000石,大明宝钞36200贯。”
“皇孙生皇重孙,25个里,1个食亲王俸,4个食郡王俸,20个食镇国将军俸,一共就是94000石,大明宝钞46200贯。”
“皇后于龙凤元年生下太子爷,那年没错的话,陛下是27岁,对吧?”
“老臣生的早,20岁就喜得犬子,不过在场有18岁就当爹的,我们且从今年也就是洪武三年开始,以25年为一辈。”
“如此下来,洪武三年,第一代皇室宗亲三十六人,食禄一百八十万石,宝钞九十万贯。”
“户部出的洪武二年夏税,一共收来米麦三百二十七万石。”
“夏税往往只有秋税的五、六之一,如此算来,第一代皇室宗亲食禄只占大明一整年税收的不到一成。”
“如此看来,似乎没有大碍。”
“算到洪武二十八年,第二代皇室宗亲共计一百八十人,其中三十六位藩王,一百四十四位郡王,食禄累计二百六十六万四千石。”
“洪武五十三年,第三代皇室宗亲共计九百人,其中三十六位藩王,一百四十四位郡王,七百二十位镇国将军,食禄累计三百三十八万四千石。”
“洪武七十八年,第四代皇室宗亲共计四千五百人,其中三十六位藩王,一百四十四位郡王,四千三百二十位镇国将军,食禄累计七百四十八万四千石。”
“如此推算下去,到洪武二百零三年,第九代皇室宗亲共计一千四百六十二万五百人,其中三十六位藩王,一百四十四位郡王,其余皆是镇国将军,食禄累计...”
危素看向吕本。
吕本十分不乐意地说了一个数字。
“一百四十万万六千四百九十八万四千石。”
**。
等于一年要吃掉大明716年的禄米。
听到这个结果。
蓝玉直接吓傻了。
“我滴个龟龟,两百年后,我大明真要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