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只能通过DNA遗传性格与本能,知识这种东西是遗传不了的。
做题家这种生物是没法天生的,这点胡爸和胡妈也知道。
胡爸虽然觉得是自己的功劳,但是他可没教过两位数的乘法。
那疑问就来了,这孩子到底是跟谁学的呢?
面对父母的疑问,胡涵早就想好了应对的答案——电视里教的呗。
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电视节目是相当匮乏的,当时不仅没有电视剧和综艺晚会类节目,就连娱乐节目都非常少。
除了偶尔放点儿老电影和每天定点的新闻联播外其他时间都在播放数学、英语等教学类讲座。
胡涵五岁神童这个功劳,也只能算到中央电视台头上了。
最重要的原因是,大家都相信电视里说的任何信息,比如联播,讲座,访谈。
在大众心中,能上电视的人都是专家。
“你还会英语?”胡爸疑惑地问道。
“是啊,Follow me跟我学啊那个节目每天都有。”胡涵凭着小时候的记忆瞎说了一个英语教学节目。
“我怎么不记得有这个节目啊?”胡妈皱着眉头想了半天。
胡涵马上意识到了错误,Follow me这个节目可能在1980年还没开播,有可能还要等两年。
于是他马上改口编瞎话:“我是说Follow me是英文跟我学的意思,电视里那个老师教的。”
胡爸当初因为时代原因学的是俄语,胡妈更是什么都没学过。
所以俩人也无法确认,只能等有时间把胡涵带到他爷爷那里问问。
胡涵爷爷是五机部的翻译,解放前老上海的大学生,外语会说好几种,普通话却说不利落,一口吴侬软语,胡涵从没听懂过。
晚饭吃的茴香馅饺子,虽然肉不多,但胡涵还是吃得热泪盈眶。
姥姥包的饺子,好多年没吃了啊。
那时每人每月只能限购2斤肉,放到21世纪还不够全家吃一顿的,按照前世的记忆,部分商品凭证限购的政策马上就要取消了,只要有钱,生活水平就能大幅度提高。
此时,他也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快点让家里的生活好起来,至少不用为生活殚精竭虑。
胡爸胡妈好像还沉浸在儿子一夜之间成为天才的震惊之中,一边吃,一边发呆傻笑。
胡涵的托儿所暂时是不用去了,胡爸决定亲自培养儿子,直到他超过自己。
这也使胡涵觉得压力山大,忽然觉得幼儿园也不错,至少能天天摸鱼。
胡妈觉得应该把儿子送进刚开始名动全国的“天才少年班”,说不定儿子以后能成为科学家什么的。
她这么一说,胡爸也有些动心了。
胡涵坚决反对,他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现在他只是仗着比别人多活了半世而已,智商上也就是个普通人,前世也是准学渣。
把他和那些智商180以上的大妖精放一起,估计没几天就该露馅了。
就这么躺平了吃四十年的信息差,他不香吗?
再说,那些当年被揠苗助长的所谓“天才少年”结果一个都没成为科学家,好几个不是被逼疯了就是看破红尘出家,剩下的大多数也泯然众人。
中国式的教育总是一言难尽。
胡涵的理由是——我还是个孩子,才五岁,我舍不得姥姥和爸妈,我还没有自理能力,还没尝够家庭的温暖,我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