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渡口偏远
马车赶在天色彻底暗下前进了村子
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座村子在江水之畔,一进村就能看到家家户户都挂着渔网,簸箕晒着咸鱼。
宋家祖屋紧靠江边,篱笆围的小院,黄泥砌的墙,院中杂草丛生,唯怕屋顶也漏水。
阿筑扶着宋令仪进屋
屋内弥漫着浓郁的霉味儿,陈设简陋,一览无遗。凹凸不平的泥土地,角落堆积的破烂堆,一张积灰的木板床,以及坏了半扇门的衣柜。
当真是家徒四壁
宋令仪不禁佩服写《陋室铭》那位前辈高洁伟岸的情操,反正她是绝不能对着这间屋子,说出那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
阿筑不知从哪儿寻了个木凳让她坐下,然后点燃烛火,把屋里打扫一遍,特别是那张木板床,他来回擦了三四遍,就怕霉味儿太重,五姑娘睡不安稳。
等到彻底收拾好,屋外已是一片漆黑。
阿筑告别宋令仪,驾马车返回长安城。
宋令仪坐在屋里,遥望江面渔火,长叹一口气:罢了,就她这个情况还要什么自行车呢,对付着过呗,好歹是在村里,而不是深山野林,鸟不拉屎的地方…………
拖着疲累的身躯躺上床
大概是白日里宋令婉替她上过一回药,这会儿伤口已没有昨夜那么疼了,随着夜深人静,她渐渐入睡。
次日清晨,她是被饿醒的
这破屋子,厨房里什么都没有,就只有一口积灰的大锅和一堆放了八百年的柴火。
“请问……姑娘是从长安城来的?”
宋令仪循声看去,院外站着一名约莫四十来岁的妇人,皮肤黝黑,衣着朴素,一看就是长年累月劳作的人。
她轻轻点了点头以示回应
妇人瞅见她略微红肿的右脸以及衣袖中露出的伤痕,吃惊又疑惑:“哎哟……姑娘这是怎么了,怎么挨了那么重的伤呀!”
宋令仪使劲将衣袖往下扯遮住手背的红痕,不愿与陌生人多说。
“婶婶家里有药膏,还剩了些吃食,姑娘不介意的话,我可以给你拿过来。”妇人看这姑娘年纪小,又住这么简陋屋子,不禁心生怜悯。
宋令仪思忖片刻,淡笑道:“那便有劳婶婶了。”
吃过妇人拿来的早饭,宋令仪从她口中简单了解了这个村子。
这村子就叫十里村,村民世世代代靠行船捕鱼为生,民风淳朴,关于这祖屋,他们只知道是很多很多年前,村里一位秀才住过的。后来那秀才去长安做了官,派人修缮过一回,就再没人住过了。
妇人家离祖屋很近,宋令仪管她叫李婶。
李婶为人热情厚道,不问宋令仪那身伤从何而来,又为何来住破屋,帮她上药,还收拾了院中杂草。
李婶家里有个年纪尚小的儿子,性子开朗,常跑来找宋令仪说话,还带她去江边划船。
在十里村待了六七天,她渐渐接受了这间陋室,生活是自己的,怎能因为一时不快而自弃。等伤好些了,她拿钱买了一只烤鸭,另加一坛好酒招待了李婶一家。
夜幕降临,圆月高悬
柔柔清辉笼罩小院,院中有她新栽种的百合花,凉爽夜风轻拂,甜香馥郁。
宋令仪独坐在院子里,正琢磨着要做个秋千,抬头就见广阔的江面驶过一艘大船,船上没有点灯,从祖屋的方向看去,仿佛一个巨大的黑影在江面上飘。
嘶……奇怪
居然夜间行船不点灯,船上怕是出事儿了吧
宋令仪眼睁睁看着船只破开江面浓雾,撞在江对岸,声响震天动地,原本寂静的十里村顷刻间沸腾起来。
“出什么事儿了?”
“快……对岸着火了!!!”
“二狗子!拿上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