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文珍姐妹俩陪着母亲用过早饭,乔氏让文珊多留一会,冯文珍在丁香院还有正事要商议,就先走了。
乔氏把冯文珊领到内室,把自己这些年给女儿积攒的宝贝,一件件的从柜子里翻出来。她从包裹的严严实实的包袱里打开一件雪白的斗篷,轻轻抚着衣服上的绒毛,说道“这件狐白裘价值千金,是几年前我在京城买的,咱们南边冬天没那么冷,我还以为没什么用了。去年你爹还说要拿去送人,我没舍得,现在正好给你当嫁妆。”又打开一个朱漆香奁,从里面拿出一对花生粒大小的粉色珠子,放在手掌心里对冯文珊说“你别看这珠子个头不大,可这颜色及其难得,像这样的粉色珍珠,几万个里也挑不出一个来,还要凑成一对儿,更是难上加难。娘准备让人给你用这个做一对耳坠子”说着拿起珍珠在冯文珊的耳边比了一下“好看,也只有我女儿才配得上这样的好东西”。“还有,你看这个”乔氏又从香奁里拿出一只颜色鲜亮的翠色金钗“这支双凤点翠蝴蝶流苏金钗可是连宫里的娘娘都求之不得的好东西,你看这一整只钗都是满翠,工艺极为难得,原先是一对儿,一支给了你姐姐,这支给你。”说着又把金钗轻轻的插进冯文珊的头发,借着光细细的看着“我女儿真是怎么看都好看”。还想接着找的时候,鼻子发酸,手在香奁里乱翻着,也不知道拿哪个出来好,她慢慢背过身子,悄悄的抹着眼泪。
冯文珊走过来蹲在乔氏面前,把头伏在乔氏的腿上“娘,这些东西,你都自己留着么,我用不着这么好的东西。或者给姐姐呀,姐姐”话还没说完自己也哭了起来。
乔氏拍着女儿的背“你姐姐,也用不着这些东西了。娘也没想到,你爹会把你嫁的那么远,也不知道,这一走阿,这辈子还有没有机会再见到了。你姐姐命苦,嫁了没几天就守了寡,你又嫁到京城,好几千里的地儿,受了委屈都没人知道。娘想帮都帮不上。但愿娘给你备的这些东西,能让你体体面面的过一辈子,别让人给欺负了”。
冯文珊早已泣不成声,她实在是担心母亲,担心姐姐。父亲对母亲的感情早就淡了,素来面和心不合,母亲为人过于强硬,跟后园的几个姨娘多多少少都有些矛盾,姐姐心软懦弱,不善言辞,要是几位姨娘联合起来欺负母亲,母亲肯定是会受委屈的。
乔氏抱着女儿哭了一阵子,想着自己还有好多事还没跟女儿交代,又赶忙擦干眼泪,收起愁容,转为笑脸“你看看,娘还准备了好些东西给你呢,快别哭了。你嫁的好,是喜事,娘高兴的很”。
冯文珊站起来挨着乔氏坐着,头歪在乔氏肩上“娘,您不用给我这么多东西,我也不喜欢这些”。
乔氏笑着说“傻丫头,那个当娘的,不愿意把好东西都给自己女儿呀。你还不喜欢,你当这些就只是为了让你打扮起来好看吗?这都是你的资本,是给别人看的,一个女人呐,在婆家过一辈子,都是要熬的。等生儿育女,自己也做了婆婆才算熬出来。娘给你准备这么多的东西,就是为了让你熬得不要那么辛苦,别的不说,你看看后园那几位,不就明白了”乔氏拍拍女儿的手背说“娘这辈子没悟出来什么大道理,但有一条你要记住:女人要想日子过得顺心,出身家世极为重要。娘现在拼了命的为你和你姐姐争,以后你也会这样为你的孩子争”。冯文珊瞪着大眼睛盯着母亲,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因为她还没嫁人,她还不是个母亲,所以常常理解不了母亲为什么要对几位姨娘这么苛刻,又为什么那么害怕哪位姨娘生儿子,生儿子难道不是好事吗?
乔氏又接着翻箱倒柜的向女儿展示自己为她准备的奇珍异宝。什么千年的玛瑙、万年的翡翠,蜀中的绣品、苏杭的丝绸,漠北的翻毛裘皮、皖南的笔墨纸砚,西洋的自鸣钟,东洋的美人偶,乔氏几乎把自己这些年积攒的东西都翻出来了,冯文珊这一辈子吃穿用行她能想的都想到了,她真恨不得把这整个家都给女儿搬到京城去。
丁香院的几位也没闲着。魏氏把需要准备的东西都细细的列了清单出来,有的是她们能办的,有的是她们办不了的。旗人结婚向来排场都比汉人要大,尤其是过嫁妆的时候,比唱戏还热闹。或二十四台、三十二台,或四十八台、六十四台,还有一百零八台的,这个档次的一般人家是达不到的,只有皇亲贵胄才可以用。经常有富贵人家过嫁妆的时候起头的都已经进了家门了,收尾的还在大街上,被街头巷尾的议论嫁妆的排场,是夫家的门楣荣耀也是新娘地位的象征。魏氏把箱子、柜子家具类的单独开了张单子,这些都需要在京城的简山来办,从宁波大老远的运过去实在折腾。各色生活器皿、梳妆用具、珠钗环佩之类的列好单子给方灵仙和冯文珍来办,方灵仙虽说出身不好,可也是在京城见过大场面的,见过的经过的也不少,眼光自然不会差;冯文珍又是被明媒正娶嫁过一次的,其中有些细节的东西她最明白。要送给婆家的衣服鞋袜,丝绸绣品这些都是精心的手工活,交给萧素素和冯文珊两个,萧素素的绣工就是为了嫁出去不让人笑话,她母亲鲁布里氏才找扬州最好的绣娘教她学的。还有冯文珊和新郎官的四季衣裳、各类锦被由刘红袖和魏氏负责,或找外面绣坊赶制,或者自己做。魏氏的安排有条不紊,方方面面都考虑得当,让冯文珍和刘红袖极为佩服。冯文珍虽然帮着母亲管家,可是自己脸皮薄、心性软,东拉西扯的事情实在是弄得她头疼。刘红袖倒是对魏氏的身世更为好奇了,这位大嫂子怎么都不像是个普通的乡野村妇,明明活脱脱的大户人家大管家的做派。
为了给冯文珊赶制嫁妆,冯府里上上下下一百多号人没一个闲着,乔氏又特地从杭州请了四位绣娘住在府里做绣品,连刘红袖娘家的成衣铺也关了门,单单做冯家的这笔大生意。冯立嶂按照魏氏开的单子给简山捎去了信,简山带着人在京城也紧锣密鼓的准备起来了。乔氏为了靠劳府里上百号下人,除了以往过年常给的赏赐外,每个人再赏铜钱二百,年糕一桶,猪油汤圆一斗,红鸡蛋二十个,鸡鸭各一只。冯立嶂和乔氏显然把二女儿冯文珊的出嫁当成了冯家的头等大事,而冯立嶂自己看重的并不是亲家达山和女婿果兴阿,而是达山的整个家族和背后的内务府。一旦通过内务府把药材卖进皇宫里,哪怕只是某一味药,对自己的药材生意所带来的附加利益哪里是这些嫁妆能比的。
魏氏在小年之前就赶回去了,能做的她都做了,剩下的都是些手工活,萧素素她们自己也能完成,她得赶回去为年下做准备了,五婶子到底年纪大了,萧安良一个男人也弄不了这些。魏氏这趟回去带的东西可不少,萧素素给的,刘红袖给的,冯文珍、冯文珊给的,还有乔氏、方灵仙的足足装了两大车。按理说乔氏并不喜欢萧素素,可是对魏氏她却十分钦佩,总觉得跟萧素素的这个嫂子好像很熟悉似的,魏氏走了,她却从心底里生出了些伤感来。
过完年,冯文珊的嫁妆也准备齐整了,冯立嶂只等着运河开河通运,送女进京。
因为冯文珊就要进京了,这几日府里都是在前园正厅的大桌子吃饭,连冯文瑛、冯文琇都一起带着。冯立嶂趁着吃饭的气氛正好,一家子说说笑笑的挺和睦,于是开口说道“这次送二丫头进京,萧姨娘也去”话音刚落,刚刚还热热闹闹的饭桌一下子鸦雀无声,人人都你看我,我看你,吃惊的、愤怒的、生气的、无所谓的,什么表情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