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年初,各地报刊、电视台就已经开始陆续刊登播放广告,文汇报还刊登了《为广告正名的文章,广告业务逐渐恢复。
不过在南城以及整个省内,还没有哪家本地报刊开展这样的业务,石迎春拿的报纸是她之前去沪市的时候买的。
石立夏跟石迎春说过,现在想要做生意就得时刻关注政策动态等,才能抓住机遇,善于分析预测未来,才能走在人前。
做生意最赚的就是前期,等到大家都做熟了,喝汤的机会都不一定有。
再加上石立夏经常在报纸上刊登文章,因此石迎春一直都有看报纸的习惯,每次去到外地,都会购买当地的报纸。通过报纸,了解当地的大概情况。
之前石迎春能弄到一批淘汰的废布,就是看到报纸说有家纺织厂因为大雨,导致很多布匹被淹,导致一部分布匹被损坏,她就跑过去查看情况,看会不会有一些坏了一半但是又没全坏的布匹,需要处理的布匹。
经过一番折腾,还真被她给弄到了。
现在工厂正经出的布料质量都是有严格要求的,不合格就是不合格,也就囤在那不出货了。
反正是公家的损耗,不是自己的,有些工厂也就不管了,让石迎春这样的人钻了空子。
这一次成功,让石迎春更加相信石立夏的话,每次看报都会非常仔细,哪怕是很小的一件事,也不会放过。有时候不经意的一条讯息,背后就藏着商机。
石迎春去沪市买报纸的时候,看到刊登广告的小豆腐块,脑子里立马就有了想法。
她去沪市本来就是为了考察去的,他们毕竟都没开过大饭店,得学习别人家的宝贵经验。
虽然说他们将小饭馆一下提高了几个层次规格,带着一些冲动,却也并不是没有准备的,石迎春、石盈盈和肖恒分别去了沪市、京城和羊城,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考察大城市的大饭馆是怎么开的。
石迎春的收获之一就是知道了原来还有广告这玩意,她跟石盈盈聊过,石盈盈也说,现在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而且他们前期投入过大,要是等着名气慢慢打响,怕是前期资金撑不住,除了动用各自人脉宣传,还得想一些别的办法。
于是,石迎春就过来找石立夏了。
南城本地报纸还没有这个业务,可石立夏跟报社的人很熟,哪怕现在很少再刊登文章,可平常没少联系。
石立夏最清楚拥有喉舌人脉的重要性,而且自己以后还是要回到广告业的,少不得还要和这些人打交道,因此这些年一直都在维护着这些关系,每次出差还会主动询问关系好的编辑记者是否需要帮忙带什么东西。
要是本地报刊已经开始这样的业务,石迎春也不用麻烦石立夏,可现在不是没有吗,就希望石立夏能帮着争取一下。
“行,我明天到报社问问。”石立夏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报刊刊登广告是早晚的事,不管什么报刊都逃不过这个命运,只不过早晚的事,估摸着现在已经提上议案了,就等着什么时候审批呢。
“除了刊登广告,姐,你还有啥宣传想法吗?”
“我还谈好了几个广告牌位置,到时候会在几个繁华地段树立广告牌。”
这也是石迎春从沪市学到的,在沪市的时候,她脑子里都已经想好要去哪几个地方立广告牌了。
“就是你看你有没有空,帮我画几幅广告牌的宣传画,我给报酬的。”
石立夏毫不客气应下来,甚至有些激动,她多久没正经搞过广告设计了,现在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行啊,我给你打个折。”
“哟呵,你还真收钱啊?”石迎春斜眼。
石立夏理直气壮:“那必须的,创意设计很值钱的,做得好了会让产品深入人心,不用长期积累名声就能让人记住并且愿意去尝试消费。我以后会专门搞个广告公司,负责给人设计广告宣传。瞧着吧,现在开放了,要开始自由竞争了,广告宣传会成为商品交易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石迎春本就有前期投入广告宣传的打算,一听这话,直接拍板道:
“我这酒楼的广告都交给你负责了,怎么样,接单吗?”
石立夏不管在宣传科还是销售科的表现都是有目共睹的,她都能把货卖给外国人了,这点事肯定没问题,石迎春相信她的能力。
“接!”石立夏毫不犹豫应下,“你们是我第一个客户,我可以给你们算便宜点,前期宣传创意全包给我三百块,怎么样?”
三百块可不低,很多人要不吃不喝赚一年呢。
石迎春倒吸一口凉气:“你这还叫优惠?”
这还只是创意费,刊登广告的广告费、制作费等等都是不算的,全加起来前期投入得多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