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藩地大都是边防重地,莫不敷险隘,控要塞,这我刚刚不是说过了吗?”
“说了,但是不全。”
杨炎道:“你注意看,四位藩王就藩的地点,两点一线,晋王和燕王分布在长城防线上,而秦王和齐王分布在黄河防线上。”
朱标还是有几分不解:“这说明什么呢?”
杨炎也不着急,耐心道:“这说明,皇上已经在布局两道防线,一道以长城为要塞的防线,另外一道是以黄河为天险的防线。”
“自秦汉以来,神州大地一共有三道天险,还有一道是什么?”
朱标不假思索的回道:“长江天险!”
“不错,长江天险!”
杨炎点头道:“长城,黄河,长江,三道天险拱卫神州大地,易守难攻,而皇上的封王戍边之策,也将围绕着这三道天险展开。”
朱标开始露出恍然的表情。
杨炎继续道:“东至辽海,西至酒泉,延袤万里。中间渔阳、上谷、云中、朔、代,以至上郡、北地、灵武、皋兰、河西,山川联络,数千里间,各边镇卫所围绕几大塞王,驻军队,开屯田,声势相连,形成了三道牢固的防务线。”
“每一道防务线皆据大险以制诸夷!”
“不得不说,当今圣上的确是这个时代最顶级的战略家,这三道防线,是对北方蛮夷的牢固防线,也是当今圣上为大明打造的三道救命线!他用他超前的战略目光,想要保大明千秋万代!”
“封王戍边固然有他的隐患所在,但在布设这三道防线的时候,当今圣上其实已经考虑了这个问题,而且他已经想好解决之道!”
“想好了解决之道?”朱标目光陡然发亮,直接站起身来拱手郑重道:“还请先生赐教!”
杨炎将面前的酒菜推到一旁,空出一部分桌子来,然后用手沾酒在上面画出三条线。
“黄公子且看,大明定都金陵,而三道防线均在金陵以北, 三道防线看似合力向北以制诸夷,但实则互相牵制,向南亦可层层设防,解决内患。”
“北防线反,中路两道防线可御之,中二路防线反,北线配合朝廷可瓮中捉鳖,除非是三线联合造反,或者另外两条防线被破坏,否则不可能成功。”
“而且当今圣上其实已经在防止三线联合造反的情况出现,在分封的时候,明令凡受封诸王必须离开京师,到封地就藩,非召不可回京师,且不允许各亲王之间相互往来,即使入朝,也不能同时前来,必须一王离京,另一王才可启程,事实上,藩王就藩以后,对于当今圣上一个各位皇子而言,已经相当于生死离别了,但他就算拼着一辈子都不可能再和皇子们享受天伦之乐的痛苦,也要断了各王互相串通的可能。”
“所以,只要坚决执行当今圣上定下的制度,且不破坏三道防线的情况下,藩王造反成功的概率几乎为零。”
“这,便是当今圣上应对藩王隐患的解决之道。”
轰!
杨炎的话音落地,顿时让朱标两眼光芒大盛,而墙那头的朱元璋仿佛被施了定身术一般,定在了椅子上,心中则是惊涛骇浪。
杨炎说的就是他未来的谋划布局。
这是他苦心钻研史书,总结了无数先人的经验,日夜思考,灵光乍现,终于得出的,自以为是历来最完美的布局。
可他从未跟人提及,即使在今年初四子朱棣大婚之时分封诸王的时候,众臣纷纷反对,他也未曾提及半分心中的谋划。
因为这事关大明的千百年大计,容不得任何一点意外。
没想到……
竟然让一个在被困在天牢的死囚给看出来了!
难怪了!
难怪太子会结交此人,好酒好菜招待着,并且尊称先生。
此人确有几分学问。
他原本只是想听一听,太子在狱中没有好好反省,到底与何人厮混在一起,没想到却听到了太子的精彩分析,现在更是听到了杨炎全盘推出了他的谋划布局。
现在的他更好奇了。
这个叫做杨炎的,究竟还会有什么样的惊人言论。
而一旁的刘基在偷偷看了一眼朱元璋之后,心中同样是波涛汹涌,额头都忍不住冒出了冷汗。
相比于杨炎让人意想不到的才学和见解让震惊,他更震惊于杨炎对圣意的揣摩。
此人揣摩圣意之精准,更在杨宪之上。
甚至更在他之上。
此人到底何方神圣?有如此才学和见解为何在杨宪的门下声名不显?
现在他似乎并不知道和他交谈的人正是当朝太子,更不会知道当今的圣上就在一墙之隔听着。
让他这般说下去,恐怕要出大事!
刘基心中急忙盘算着该如何阻止事态继续发展下去。
然而……
他还没有想出应对之策,便已经听到旁边牢房里的杨炎叹了一口气,道:“只可惜,智者千虑必有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