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秦淮茹和贾张氏小声嘀咕的时候。
李正阳在易中海的带领下,在中院住户家里转悠了一圈。
这才知道,中院除了一大爷、秦淮茹,何雨柱三家之外,不算自己还有另外两家。
何雨柱家东边耳房处住着一家。
根据易中海介绍,这个耳房本来是个单间,并且破旧不堪。
建国后京城涌进一大批人,根本没有地方住。
于是好多地方通过危房改造,扩大面积,把空余地方有效利用的办法,增添了很多房间。
四合院也不例外,因此变的面目全非起来。
不过曾经的小单间耳房变成了两大间,能多安排一户人倒是不错。
住在这里的叫赵红军,轧钢厂的一线工人。
看起来三十五六岁,三个孩子都已经学,平时他媳妇一人在家。
另外,他住的北边往后院去的通道边。
曾经的小天井、连接后院的天井一起改造成两间房子,也住着一家。
花满枝,四十来岁,是纺织厂的一名女工。
她响应政策号召,属于寡妇再婚,丈夫是个倒插门的矮瘸子。
她跟前夫有一个女子且已经嫁人。
跟矮瘸子结婚后生了一个男的,如今才十来岁。
如今一家三口全靠她养活。
妥妥的一家之主。
“难怪看电视剧的时候,全院大会有人说全院二十来户,百口人。”
“这么算下来还真有。”
“还有这个花满枝和赵红军没有镜头,显然跟禽兽们不是一路人。”
“这样的话,以后倒是可以多联系一下。”
辈子的记忆清晰可见,李正阳心中有了计较。
毫无疑问,在这个凸显集体的年代,易中海、何雨柱、秦淮茹三家是报团取暖,相互帮助。
作为集体一份子,他自然不能独善其身。
走近赵红军、花满枝理所应当。
“易师傅,十分感谢你的介绍。”
“要不是你带路,我这还真有些不好意思直接门呢。”
“都是邻居谢什么谢啊。”
没有了秦淮茹,易中海笑的坦然、爽快。
“倒是这个傻柱,他是个厨子,下班比较晚。”
“有时候还要在厂里给领导做小灶,回头他回来了我再给你们介绍。”
简单的客气两句,易中海转身往自家走去。
此时,李正阳撇了一眼屋门大开,人却还未回来的何雨柱家,心里想到了他带着饭盒回来的名场面。
“天天带饭盒么?”
同时,他也注意到。
家家户户门口炊烟升起,显然到了该做饭吃饭的时候。
心中一动,决定在自家门口也起一间小棚。
这夏天,着实不适合在屋子里生火。
不过,最后看了看自家的材料,只能无奈放弃。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当然最重要是的,他觉得他动手能力太差。
一个做饭用的小棚看似简单。
但是他有可能要忙好久,远不如夜深人静时,利用空间一念而成。
“还是继续叮咣吧。”
……
半个小时后。
四合院里再次安静了下来。
李正阳知道,这是都在家里吃饭呢。
索性不在叮咣。
打开卧室的小门,直接走了进去。
一瞬间,彷佛从六十年代再次回到了二十一世纪。
简单明亮的装修,艺术感的家具。
李正阳直接就躺倒了地。
一瞬间,就看到了那与整个房子都格格不入的玻璃。
昏暗、透光率差。
一层薄薄的尘土覆盖下,根本看不清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