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义父!谢谢师傅!让孩儿下地磕三个响头!”
“你身上有伤,好好躺着!”
军医又好奇地问:“哎,欧阳将军,您一身武艺,按说将门虎子,怎么从没有听过你提起,你儿子欧阳冲学武、参军之事呀?”
“说起这事真令人惭愧!欧阳家五辈均为武将,传到我儿子欧阳冲这里,邪门了,他偏偏要去学文,去参加科举考试,整日里捧着发霉的书籍吟诵诗句。你若让他练武,他就给你耍横、使脸色,有他妈和他姥姥的庇护,我是打也打不得,骂也骂不得,所以,还是回军营省心,眼不见心不烦!”
“怪不得您总不愿意多回去探亲呢!兄台呀,老话说得好,儿孙自有儿孙福!现在大宋不同于大唐,这掌握兵权的各级主帅哪一个不是进士及第学文的?”
“理虽然是这个理,但我也不知道他学文会如何,就怕是二半吊子,文不成武不就的。等到冠礼后,靠祖荫朝廷授予他军中小官吏,如果他一点武功都没有,真是让人笑掉牙,丢尽了欧阳家人的脸面,这也是我逼他学武的原因。”
“哎,父母们总想指一条捷径的道路让儿女们走,儿女们却喜欢其它道路上的风景和幻景,谁对谁错只有到达终点才知晓!也许是遗憾,也许是喜悦,这就是人生!”
“哇塞,贤弟,你今天是诗兴大发呀!”
“在我们这个时代,没有诗情画意,那他一定不是大宋人!兄台,该喂汤药了!”
“好嘞!”
过了一个月,李星的伤完全康复了,欧阳烈开始着手系统教李星武功和兵法,李星习武十分刻苦,早披霞光夜披月光,加上他少年一直在拜师学武功基础好,所以进步非常快,十八般兵器练了个遍。
“习武最关键的是多学、多练加悟性,所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师父,孩儿记下了!”
一晃半年过去了,这天欧阳烈在办公室读完一封信件很是兴奋,他收到了杨公子的来信,信中杨公子告诉欧阳烈说他已辞去了禁军教头的职务,现在正在华山寻仙修道。
在一旁的贴身秘书李星看着义父扬起嘴角,一副开心的样子,忙问道:“义父,怎么这么开心?”
“我师父杨公子有消息了!”
“杨公子?你们之间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吗?”
“当然啰,几箩筐都放不下!”于是,欧阳烈就把他与杨公子的故事原原本本地讲述了一遍,虽然耗时较长,但欧阳烈讲的是津津有味。
“太精彩了!”李星不禁鼓起了掌,鼓完掌他又补充问,“什么时候,孩儿能见上师祖一面就好了?”。
欧阳烈看着李星兴奋的样子,若有所思地说:“你倒是提醒我了,正好我有一件事需要你尽快去办!”
“义父快说,是什么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