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这几年旱灾造成的匪患,在整个大明,其中的力量已经不容小觑,他们以前都是普通的农民,只是因为干旱的缘故,庄稼颗粒无收,与其饿死,还不如落草为寇,谋得一线生机。
所以,朱标第一次剿匪,虽然说是成功的,但是收获很小。
但是第二次剿匪,若是真的大举刀剑,杀的这些匪患一个不留,这其中的隐患就是造城各地匪患的大量反抗,这样的结果,是百姓不愿意看到的,因为只要是打仗,受难的,最后还是百姓。
面对这样的情况,朱标陷入了两难。
不打,匪患又时常扰乱百姓,让百姓民不聊生。
打,又太耗人力物力,要是将这些开支用到北方的军费之中,那才是对大明最有收益的。这只是内耗。
所以,当朱标把自己的难题奏到老朱面前时,老朱也是感觉颇为头疼,他是对这些匪患恨得牙痒痒。
要是可以,他真的想现在就拿着他的尚方宝剑,去剑那些危害百姓的匪患都杀的片甲不留。
老朱对盗匪的恨,一点也不亚于对贪官恨。
不为什么,就只因为他老朱百姓出生的,对这种感觉,有着切肤之痛,以前作为农民的时候,他就亲眼看到这些匪徒杀害平民百姓,掠夺财务,对盗匪恨之入骨头。
大家都曾是百姓,却要如此对待彼此,这让老朱很是生气。
有时候,他真的就想把十万大军都派出去,不就是一小小青州地界的匪患吗,这十万大军到这里,就连青州的蚂蚁,都得一只补剩的给他揪出来。
可是,老朱在冲动之余,还是看见了朱标的建议,这些青州的匪患,也确实大多数以前度是青州附近的百姓,只是因为这几年天灾人祸的原因,为了生存,这才山当了匪寇。
要是没有这场干旱,和这些年元廷的压迫,他们也不会走这条路,还依然是一个老老实实的百姓。
老朱自己是百姓,他知道这种无奈。
当初要是活不下去,他也不会造反的。
可是,咱家都给了他们机会,他们还是不愿改变自己身的臭毛病,难道做一个普通的百姓就这么难吗?
非要逼着咱家的十万大军,把青州地界都踏平吗?
老朱是真的不理解这些匪患,或者说他是不理解人性,人性就是这样,当习惯于一种生活之后,是很难回到正常生活的。
打不是,不打也不是。
到底怎样才能不用耗费大明的财力,就解决匪患的问题呢?
老朱颇为头疼。
这段时间,他除了准备第三次北伐元廷残孽之外,还有一个事情,让他很是费神,那就是最近海倭寇盛行,时常扰乱沿海的百姓,老朱正想派兵去围剿,但因为要准备征伐元廷,需要很多得力干将,所以一时间分不出手来。
这小小的倭寇,一只手就捏的死。
只是现在北征才是大事,不宜在小时耗费军力。
所以,一时间老朱也被这个问题困着。
虽然不想大用兵,但一想着这些匪患和倭寇,让百姓过的不安宁,就让老朱杀害心四起。
只是,要怎么不费吹灰之力,既能在不动北伐大军的情况下,又能解决寇匪问题呢?
想着这些问题,老朱不禁看向身旁。
此时站在一旁的吴公公赶紧跪下,“皇,老奴可不懂用兵和治国之策,请皇就不要为难老奴了。”
就在吴公公以为老朱要问自己时,却听见老朱道,“咱家不是看你,咱家是想起了一个人,那个人一肚子坏水,就喜欢站在咱家这个位置,给咱家出谋划策。”
清明踏青快乐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4月4日到4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