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起来了,”刘毅的语调中夹杂着一抹兴奋的火花,“蔡邕蔡伯喈这个名字似乎在什么地方回响过,隐约记得他有个女儿,蔡琰,同样在史册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蔡邕听到这番话,嘴角勾起一抹无奈而又带点幽默的笑意。
这位在大汉文坛颇有名气的他,居然成了刘毅记忆中模糊的存在,让人啼笑皆非。
“刘贤侄,老夫正是蔡邕蔡伯喈,何需你如此费劲地回忆呢?”他心中暗自调侃,毕竟自己名声在外,即使是路人都可能有所耳闻。
然而,蔡邕未曾察觉,刘毅所谓的“想起来了”背后承载的深意。
刘毅脑海中那些支离破碎的信息,并非源自日常生活,而是源自一个遥远时空的历史记忆,那些已被岁月洪流淹没的故事,而非眼前这位活生生的蔡邕。
刘毅的大脑,由于在穿越时空时涌入了太多讯息。
记忆过多导致大脑处理不过来,让他成为了人们眼中的离魂症,也即失忆者。
然而,大脑的自愈机制在悄无声息中发挥作用。
从蔡琰救助他以来,随着时间的流逝,刘毅的认知能力缓慢恢复,零星的记忆碎片开始拼凑。
尽管这些记忆如同散落的珍珠,未能串成完整的项链,却足以让他偶尔展露惊人的才华,让蔡邕、蔡琰乃至高顺刮目相看。
蔡邕的玩笑之语,刘毅并未能理解其背后的深意,仍旧沉浸在自己的逻辑中:“蔡邕、蔡琰,都是文人。对了,文人是什么?他们似乎是古代的人。”
蔡邕望着刘毅那副自言自语的模样,无奈地摇摇头,转身离开,不再理会。
他望向那扇被粗鲁推开的柴门,失去了探究来者身份的兴趣,径直返回屋内。
高顺目睹刘毅努力思索的神情,心中焦急。
这样一个武艺非凡的战士,若是一直这般下去,岂不悲哀?
蔡邕已对刘毅的失忆状态习以为常,因此并未对刘毅的话语给予过多关注。
在常人看来,一个失忆者的言语往往缺乏逻辑,谁也不会从这些话中寻求意义。
但刘毅的每一次超常表现都深深震撼着高顺,加之二人共处时日尚浅,高顺还未完全适应刘毅的失忆者身份。
更何况,刘毅曾救过高顺一命,于情于理,高顺都不愿打扰他的思考。
先前那位来访者,经旁人指点,发现原来蔡邕蔡伯喈就居住在方才询问的那户人家。
他怒气冲冲地带着人折返,对着屋内高声喊道:“蔡伯喈,你在家吗?我笮伟明来访,你家仆人竟敢戏耍于我!蔡伯喈,你家待客之道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