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姚家村的这个教书先生吧,不仅仅是让孩子们背,让孩子们写,还给孩子们讲述三本蒙书中的典故。
这种事儿,可不是每个蒙学老师都愿意干的,毕竟不是每个蒙学老师肚子里都有这些知识储备,也不是每个孩子都愿意听老师去讲这些有的没的。
对范仲淹来说,这三本蒙学中的有些典故,他都得仔细回想一下,才能想的起来在哪儿看过,更别说一个普通的教书先生了。
如果这书是他编撰的,那他知道典故还能理解,可现在范仲淹看来,这位教书先生应该也是偶得奇书,那他能说出这三本书中的所有典故,可见其读书涉猎之广。
这就足够范仲淹起结交之心了。
之后又听了两天,听到教书先生在讲解“融四岁,能让梨”的典故时,说着说着嘴瓢了,一口气说到孔融跟祢衡的那段关于“父母无恩论”的毁三观问答......范仲淹忍不了了。
这事儿,你跟一群孩子们去说它干啥?!
因此,旁听了好几天的范仲淹,终于在顾深授课完毕后,正式登堂,拜访了顾深。
而顾深呢,早就看这个旁听了好几天的中年人不太顺眼了。
这年月,对知识这块,并没有什么所有权,因此,不管是村学还是官学,只要你愿意听,一般的教书先生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大宋风气如此,劝学嘛。
但,这也仅仅是针对那些愿意求学的学子,孩童们......你一个一看就有四十岁朝上的中年人,在村学外面偷听好几天,这是要干啥?!
如果是为了求教而来,那就正式的登堂拜访,顾深也不会吝啬于手头的这几本教材,让你抄走,回去教孩子,也是可以的。
偷听抄录这种事儿,是人品问题,不管放在哪个时代,都是很让人不齿的。
是的,顾深把范仲淹,当成是隔壁村学派来偷听教材的老学究了。
可如今,范仲淹正式登门,自报名号后......顾深慌了,是真的慌了。
范仲淹是君子,是光明正大的人,他既然主动登门造访,就不会用什么假名,老老实实的报上了自己的籍贯和真名。
“吴县范仲淹,见过先生。”
甚至,为了表示对顾深村学教授身份的尊重,范仲淹还是行的平辈礼。
这下倒是把顾深给惊到了。
一个看着就有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跟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行平辈礼......这本身已经是很出格的一件事情了。
顾深几乎是不假思索的,赶紧以晚辈礼回礼,然后自报姓名。
“不敢受长者之礼,晚辈顾深,见过......呃,你是范仲淹?!”
偶像上门了嘿......得好好看着,不能让他给跑了。
这一惊一乍的,倒是把范仲淹给整懵了。
这人,什么毛病?!
前面还一副彬彬有礼,颇有君子风范的跟自己回礼,怎么转头后半句来了个“你是范仲淹”这样的责问?!
而接下来顾深的举动,倒是让老范多少明白点门道了。
顾深在得知,眼前的这位,就是自己一直以来的偶像,身负天下人望的范仲淹后,那个激动地......泡茶的手都在抖。
这年月没炒茶,依然还是茶汤,所以嘛,一般出于对客人的尊敬,主人家都是当面奉茶的......不过顾深由于见到偶像太激动,手太抖,一碗茶汤做的吧,嗯,就挺难看的。
可以说毫无“饮中君子”的样子。
范仲淹倒是一点都不在意,笑着接受了顾深的奉茶,同时,也开口说道,“先生是读书人,老夫亦是读书人,彼此皆同,不必如此相待。”
年轻人嘛,范仲淹也见过不少了,那些见了自己说不出话来的都有,顾深这个表现虽然有点出格,但也是可以理解的。
就是有点沉不住气。
这就是范仲淹对顾深的第一印象。
而顾深呢,也知道自己有点失态了,给偶像留下了不太好的印象......深吸一口气,调整一下心态。
然后,才行礼问道,“不知范公屈尊前来,所为何事?!”
“只为以文会友尔......”范仲淹如此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