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初立之时,宋太祖赵匡胤有鉴于“李仿案”而设立殿试,并亲自主考后,历代殿试,都是有皇帝亲自阅卷的。
但,大宋初年的殿试人数,总计不到两百人,而到了景祐年间,参加殿试的学子,人数已经翻了一倍不止。
你让赵祯一个人看这么多的卷子,还要求在一天内看完,肯定是不现实的。
因此,赵祯不得不让几个倚重的重臣,帮这自己一起阅卷。
除了本次科考知贡举的陈尧佐外,两位宰辅,吕夷简和王曾,都被赵祯特招,参与进了这次殿试的阅卷工作中。
又因为这次策论涉及边事,又把知枢密院事夏守赟召来一同阅卷。
当然,赵祯也不是什么都不管了,他也看,但他看的试卷,是经过四個人共同筛选过的,认为都没有问题的试卷。
殿试糊名的目的,不是为了防官家,而是为了防这些陪同阅卷的大臣。
本来君臣五人是各司其职,安静的阅卷呢......但突然间,当吕夷简拿到一份试卷的时候,他犹豫了。
这份试卷,字迹很陌生,但字里行间的遣词造句,多少是让吕夷简有些熟悉的感觉。
吕夷简心中有些疑惑,出于谨慎和避嫌的态度,给这份试卷画了待定的符号,也不细看了,直接传给身边的王曾。
而王曾接过这份试卷后,先是看了一下吕夷简画的符号,再仔细看了看试卷内容......心里不爽的劲就起来了。
阅卷到现在,王曾也看了不下百份殿试策问了,但看到的文章,大多都是讲一些“华夷之辩”的大道理,对大宋周边的实际情况是一点没提,光喊口号,却没有一策可用。
勉强有些能讲到实处的文章,又是陈词滥调,属于早年间对外政策的重新诠释......有用,但不实际。
可现在手里的这篇策论,却是实实在在的言之有物。
这篇策论主张对辽修好,对党项人强硬。
虽然也是陈词滥调,但出发点却不是因为什么兄弟之国,而是认为大宋如今还承担不起跟党项和契丹同时开战,必须有所取舍。
辽朝强而党项弱,辽朝日渐趋文而党项日渐尚武,与辽修好不过增些岁币,若对党项妥协,则必令党项坐大,而成心腹大患。
这里顺带的还提了一句,如果将来要收回燕云十六州,那就必须占据河湟产马之地灵州,而如今灵州在党项人手里,因此,必须对党项人强硬打压,防止其起事。
看到这里,王曾就已经对这篇文章啧啧称奇了......这不是一个普通学子能有的见识,就是很多将门功勋二代,都未必能想到那么多。
更别说,这篇策论后面还洋洋洒洒的讲述了如何限制党项人崛起的各种手段,不仅有朝廷如今正在进行的贸易限制,还有对延庆路四州的军事布局施压,以及对党项控制的庆州的战略布局。
军事方面,王曾虽然了解的不多,但至少还是能看得出一些好坏的。
这种言之有物,策略非凡的文章,你吕夷简居然只画了一个待定的符号......你是什么意思?!
身为宰执,连一个科举学子你都要打压了么?!
自从在打破坊市制度的事情上,王曾弹劾了吕夷简之后,两人现在基本就是一个面和心不和的状态,王曾现在是越看吕夷简越觉得不顺眼......现在吕夷简还在国家抡才大典上搬弄私心,我怎能让你如愿!
因此,王曾给这篇策论,打了一个大大的通过符号,然后交给了身边的知枢密院事夏守赟。
而夏守赟接过这份策论卷子后,也是先看了一眼前两位阅卷者的标记......一个待定,一个通过。
这事儿,有些奇怪,但又不奇怪.....夏守赟浅笑一下,继续阅卷。
但越看,夏守赟就越是放不下手了。
夏守赟是知枢密院事,他对军事和边地情报方面的了解,可比王曾和吕夷简要强得多。
前面的什么宋辽修好,防备党项之类的言辞,夏守赟看着没什么出奇的,毕竟能看到这点的学子,也不在少数。
但,后面对党项人的一通战略布局,实在是让夏守赟看的爱不释手。
文章里分析了庆州,灵州等地的具体地形情况,认为大宋不是不能主动进攻,而是打下来,却不能守住......灵州,庆州周围都是沙漠,大宋受困于后勤压力,往往能破城,却不能守城。
而大宋边地防线太宽,虽看似重兵屯守西北,但经过漫长的防御线分兵后,实际驻守在边境的兵力数量依然稀少。
大宋能打党项,但守不住地方,而党项人攻打大宋,却只需要重点突破,就能进入大宋腹地,长期被动防守,必然是损耗国力。
所以,这篇策论建议,重拾当年西北名将曹玮的策略,修筑城寨堡垒,以连寨结堡的方式,一路修到庆州,甚至灵州去。
这么一来,依托这些堡垒作为后勤中转站,可以有效的解决大宋后勤能力不足的问题,打下了灵州或是庆州也能守住,而党项人要进攻大宋边境,也无法重点突破后长驱直入,必须先解决沿途的各个城寨堡垒,这样就可以为大宋集结兵力争取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