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璟的分析条理清晰,安排又十分到位,令众人不得不心悦诚服。
当然明眼人都看出来陛下突然之间变得如此圣明,同六皇子的那份奏报有关,不过此时没人在意这些。
他们都齐声高呼:“陛下圣明!”
寿州的城头上,南唐大将刘仁瞻正指挥着南唐军加固城防。
南唐同后周基本是以淮河为界,淮南归唐,淮北属周。
为了守住淮河防线,南唐自然在沿线布置了重兵。
寿州作为淮河防线最核心的城池,足足布置了两万大军,不仅有精锐的骑步军,还包括了淮河水师。
淮河并不是每年都会结冰,但冬季的时候淮河都会水位大减甚至出现断流。
南唐都会派遣士卒把守这些河段防止北国的骑兵偷渡,被称之为“把浅”。
但是今年这种情况居然比往年足足提前了一个半月,所以南唐并没有安排“把浅”的士兵。
而周国的大军更是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直接从水浅的河段渡过了淮河,这才杀了唐军一个措手不及。
不过好在刘仁瞻已经及时将寿州周边的兵马都调回了寿州城。
但此时寿州的情况依旧不乐观。
根据刘仁瞻的判断,周军的兵力恐怕不会少于三万人。
这样的部队规模根本就不是跑到淮河南岸来搞搞破坏,而是真的要攻占淮南了。
很快数千南唐的百姓在周军的胁迫下,出现在了护城河旁。
刘仁瞻暗道不好,周军这是要利用百姓来填埋护城河。
若是自己下令射杀这些百姓,那么城内的守军定然士气大跌。
但如果任由他们这样填河恐怕不出一天护城河就会就会被他们填掉。
最终刘仁瞻还是没有选择对自己的百姓放箭。
如果他这样做了,暂时可能会阻止敌军填埋护城河,但必将失去人心。
一旦没有了城中百姓的支持,寿州是守不了多久的,而且城上的士兵大多是本地人,让他们残害自己的乡亲,也定然会动摇他们守城的决心。
此时每一个寿州城上的士兵眼中都是冒着火的,他们暗自发誓,一定要干掉这些无耻的周军。
不过好在周军在填完了护城河之后,没有继续威逼这些百姓参与攻城。
很快刘仁瞻便发现自己上当了。
这些周军看似将寿州城围的水泄不通,但实际上根本就没想攻城。
他们这么做的目的是想制造大举围攻寿州的假象。
这样一来自己向金陵派出的信使反倒是帮了他们的忙。
这些周人肯定是想“围点打援”,趁机吃掉我大唐的各路援军。
正当刘仁瞻担忧之际,突然发现远方的地平线上出现了一个个黑色的小点。
城上的南唐士兵惊呼道:“援军,是我们的援军到了!”
感谢各位书友的月票、推荐票、收藏、评论、打赏、追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