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够了。”
于明对着燃了一小捆香的小供桌上的神像念念有词。煞有介事的模样让几人的无神论竟有些动摇。
“通了?”
“转发中。”
众人讶然。看向虎哥。
“有没有人希望不成?
众人摇头。
“求人不如求己这话认同不?
众人点头。
“那还在这儿杵着?”
哇呀呀,众人咬舌发誓真的忽然觉得虎哥长高了几厘米……
......
晚上屋里,首次炕结会之思想讨论与总结。
穿越众几次一起商议过要不要分散各处独立发展,行是行,但就这交通信息条件?有没想过,万一有事,在外头的保护不了自己,先不说能否收到传信,等这边得了消息赶去救人,黄花菜都凉了。
众人这点倒是一致,得有自保能力了才能迈出去,否则纯粹送人头。不否认能活着或者活好些,有意思?野外生存训练?在上海不比这儿好?
......
在浮山镇,明眼人都知道那是看在几位老爷子的面上才和和气气的,别否认。在团队没有强大到给足底气的时候窝着不丢人。
......
看看这几个月接触过的,老爷子们不算。挨个数数,老卢,金陵客商,松江府客商,知县老黄,还有老楼,老厉。哪个身后没个人物?哪个是好相与的?或家族,或官场.....这就是底气。即便有人盯上了,好歹会留下性命。咱们呢?没人,没船,没装备。钱算是有些,目前够花,可没见这几日?
咱平头小民,目前窝在这片儿求生存,仅此而已。不要觉得自己本事如何如何,天灾人祸的,白手起家,谈何容易?要不是作者那厮写的顺当了点儿,加了些主角光环,早就回沪了。
......
历朝历代王朝大一统之后对粮食储备极为重视。
以明朝为例。
明太祖朱元璋延续宋元王朝“常平仓”政策外,各地又设“预备仓”,不遗余力,方有“府县仓廪蓄积甚丰,至红腐不可食。”。灾情严重,地方官可不经请示,先行开仓。官员救灾不力,或罢黜免官,或斩首示众,家眷充奴,发配千里。
万历十年,经内阁首辅张居正革新一条鞭法,太仓廪可支十年。
......
既然各地仓廪丰实,为何饥民遍野?天灾其一,人祸更甚。
明后期,党争不断,政治腐败。贪占挪用如家常便饭,粮储锐减。天子脚下之京仓竟仅两年之积,通仓更半年之储。商品经济日渐成熟,原本重要产粮区的江南大批农田改种经济作物,加上土地兼并严重,粮产暴降,粮价飙升。
......
天灾不断,颗粒无收。农民成了饥民,伊始可食苜蓿、柳叶,后杂草、树皮,再观音土,更易子而食……
又瘟疫肆虐,死者十九,路无人行。相聚为盗,抢掠无遗,引发动乱,饥民成了流匪。官府镇压不力,愈发横征暴敛,流匪日益壮大,流匪成了义军。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席卷整个大明,战乱四起。原本富庶的江淮亦蓬蒿满路,鸡犬无音。闯王下了京城,皇帝吊了煤山,后金捡了江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