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积弊造成的老大难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改过来的。
何况,整个锦江市80%企业都面临着破产重组的窘境。如果没有市里财政的输血,大部分厂子会在一年内破产。
老一辈的人隐约看到了98年下岗大潮的影子。传遍大江南北的那首《从头再来》不知道唱哭了多少人的悲伤往事。
可那又怎么样呢,就是这样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解决问题非一日之功。
锦江市大集体制度,遇到的第一个难题是管理问题,外行领导内行,不同体制下,关注的重点不同。
工厂注重的是质量,安全,产品交付日期。它不会关注工人午饭是三菜一汤还是馒头咸菜。
在管理者眼中,食堂的好坏永远排不上第一位,甚至,食堂伙食优劣与他们没有一毛钱关系,心里从未把食堂放在心上。
其他行业大致如此,除了学校方面多少会顾及食品安全问题,哪个行业真正想着做劳苦大众吃得起吃得好吃得饱的餐饮。
锦江市作为最后一批计划经济城市,工人们从心底习惯了吃大锅饭的生活。
讲句不中听的话。
沿海城市如火如荼进行市场经济,北方重工业城市还在缅怀过去辉煌,活在醉生梦死中。
典型的生于安乐死于忧患!
曹川爷爷辈还年轻的时候,在厂里工作了一辈子,可以说将一生奉献给了工厂。上的厂办技校,一个岗位干几十年如一日,在曹川这辈人看那是无法理解的事情,没在那种环境工作过,永远不会懂那个年代的人追求的理想。
到了父辈时期,厂子容不下那么多职工。各家各户开始使劲浑身解数,为厂子里一个名额争得面红耳赤,就差拉出去一对一单挑了。
曹家因曹老爷子的关系,在历次岗位调控中都安然无恙,甚至曹川的大爷也安安稳稳的坐上了车间办公室主任的位置,他的老姑、大姑也在厂子上班,一辈子顺风顺水的没有烦恼。
但真的会没烦恼么?
那是不可能的,计划经济能维系一代人,但它不能维系世世代代子孙。98年下岗大潮,全国上下大集体、国企、事业单位,捋了个遍。
没有一处幸免于难。
那次如果不是曹老爷子求情,曹家儿女除了曹安民在政府没事,其他人怕都要喝西北风了。
在越来越看重效益的工厂面前,厂办食堂就是个鸡肋。同理,其他大集体、事业单位,政府机构,谈起食堂,都会是轻飘飘的一句话,“那不就是吃饭的地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