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辩乘着许久没有坐过的龙辇来到那座新殿的位置,他其实因为安全问题,并没有怎么出过那座刺史府。
往日也就是在微服私访出去转转最多,今日看到专门在这府邸不远处所建的宫殿,他不知该取何名,往日在皇宫那座崇德殿,便是每日大臣上朝时所处的御殿。
比起现在这所建造的大上数倍,用的也是上等木料,赵瑾雇人所建的这座与其相比,简直是太次了。
不过他还是欣喜赵瑾能做出些让步,身为一国之君,本该就有这种待遇,即使他不理政事,整日便是吃喝玩乐,但也觉得自己非常努力了。
何氏此时也随驾而来,看着眼前许多工人正热火朝天的卖力打地基,他们要将先前的几座破旧府邸全部推倒,然后重建,将几府之地,合成一座殿宇的规模。
现在正处秋季,没有多久便要入冬,正午的阳光照射在众人身上,觉得暖洋洋,在这些工人的脸上,也并没有那种苦大仇深的神色。
相反,确实动力十足,比起征发的劳役,赵瑾可是给钱的,且还不低,但是要保证质量和工期,不然一样会克扣响钱,毕竟包了一日两餐,除了不包睡,他们自己也有地方住,晋阳本就人少。
即使现在逐渐多了起来,空的屋子也不少,只要在府衙登记后,如实上报情况,比如是哪里人,家里有几口,能挣多少钱,或是有什么特长。
比如身材健硕的,那些负责募兵的小吏便劝说让其参军,诉说一番现在军中的待遇如何。
那些以往的流民大多数在别的地方看到的告示大多都是用粮食抵军饷,相比之下赵瑾正常发放军饷,又多于正常一些,便让许多人都纷纷自愿参军。
可为了保证军队的质量,以及那些在各个矿山打造出来的甲胄和兵器的花费,这些钱财不能一股脑的全部将青年征兵。
还是得稍作筛选,不过处在并州这片土地,民风彪悍,兵源自然是比其他的地方好多了。
再比如就是懂点技艺,有一技之长的,大多都是安排在不同的岗位,就比如修建宫殿这事,便是赵瑾派人征募的,实在没有什么特长,便是单纯的去矿山卖力气也行。
比起那些战虏所做的劳役,他们的区别也就是有工资,其他的赵瑾不能再给多了。
先前花了10000金币加速了并州的建设,也确实有见效,可不仅是金币见底了,先前从洛阳国库,以及抄家所得来的钱财也在加速消耗,毕竟屯田制,都是先租界给流民。
明年有收成才能将所欠的那一笔笔钱财归还,有地的,有农具的,还有维持到秋收的口粮。
这也是为什么赵瑾不愿意大动兵戈西进与南匈奴大战的原因,若真是如此,许多政策马上就会停止运转,就如同一个城市的用电需求超标了,导致大规模停电。
而发电厂里的电机没有增加,若是继续加大用电的规模,只会导致整个城市瘫痪。
当然并不是指晋阳的会发生动乱,只是那增加发展度的效果需要赵瑾不断投钱来配合它的效果。
两者相加不是1加1等于2这么简单,他有信心让并州在五年内达到关内的那样的水平。
并不是这些政策有多么的厉害,其实只是起到了辅助的作用,吸引别州的流民才是最重要的。
光是靠并州剩下的百姓多生多育,一个孩童从娘胎里出来长大成人最少也要16年,在这个年代的夭折几率是非常恐怖的。
哪怕是坐拥后宫三千佳丽的刘宏,也就只有刘辩和刘协两个儿子。
并不是他只有两个儿子,而是其他的子嗣都死的只剩下两个儿子。
不然为何刘辩儿时不是待在宫中,却待在道观里,便是为了保佑他能活下来。
事实证明,刘辩确实算是健康的长大了,但比起刘协自幼在宫内接受那些大儒的教导,也有可能是因为何氏的遗传,还包括儿时的环境。
他确实是不如刘协聪慧,许多原因都有,并不单单是其中一个导致的。
那样发展的时间太慢了,不如将其他州郡的人都吸纳过来,也是最直接的效果。
不过其中大多数人很难辨别是正常逃难而来,还是犯了事逃罪,这也导致了官吏的工作量大大增加。
在经过确认身份后,都会发一张类似于身份证一样的铜片,上面刻着一长串的他人看不懂的符号。
赵瑾当然是教这些书吏使用阿拉伯数字这种简介的数字,若是用一二三四等这样的汉字,铜牌的需求也会更大,与纸张是一个道理。
可赵瑾不想打乱现在的文字常识,只是告诉他们如何将这些符号组合,排列,来达到让这些流民入户并州的身份。
有了这个东西,不管是领响钱,还是租借农具,耕牛,或是一些牛羊之类的牲畜,都要用到这个铜牌身份证。
且都是要符合条件的,不可能来一个借,官吏就借给他们,保不准来搞诈骗,今天借了明日就跑的没边了,牵着牲畜就跑。
往往要借这些耕牛牲畜的都需要核实身份,再做评估,简直跟后世的那个信誉分一样。
诸如此类的变动,让荀彧这等大才都是大吃一惊,表示从未见过有这种奇思妙想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