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听诸葛亮缓缓说道:“历来用兵者,讲究以正合,以奇胜。所谓以正合,意指兵力之多寡应基本相当,如此才能进可攻退可守,与敌人周旋。先以正面堂堂之阵、正正之师与敌对峙,再出奇兵奇袭敌军以致胜。自古以少胜多者也有,但终究不是兵家常道。一次两次乘敌人未有防备或可成功,次数多了,敌人有了防备,也就很难成功了。”刘备闻言,颔首认同。
诸葛亮继续说道:“如今我军与曹操大军实力相差甚远,若以正面之师对敌,则敌众我寡,差距过于明显。故只能借山川之利,使水攻、火攻,以奇策胜之。所谓水攻,乃于河道较窄处填土筑坝,积蓄水流。待敌军进入下游河道时,掘开土坝,以洪水淹之。所谓火攻,乃择两山夹峙之地,引诱敌军进入山谷或狭道,而后以檑木、滚石等,居高临下攻击之。以火箭、火球等,引燃干草、旗帜,借大火焚烧之。火烧之法过于残忍,非为善法。若非不得已,亮实不欲用此计。若以刀剑伤人,或一击而毙命,或受伤而后得治。而以火计伤人,浑身衣物俱被引燃,粘连肌肤,此中痛苦,非亲受无以形容。被烧者疼痛难忍,抓破面庞,鬼哭狼嚎,惨烈无比,死状极其骇人。且即便当时未被烧死,以后也不能痊愈。其肌肤溃烂之处,时时生疮流脓,可谓生不如死。是以兵者,不详之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即便不得已而用之,也当给人以痛快,不应使人受折磨。故火攻,乃不详中之不详,与杀害降卒一道,列为兵家两大禁忌。若非两军实力太过悬殊,正面对敌几无胜算,亮实不肯用此折寿之计。”诸葛亮说完,长叹一声。
刘备闻言,深感愧疚,躬身对诸葛亮行礼致歉道:“都怪刘备无能,奔波半生,却未有基业,方才使军师如此为难。军师但行谋划,若有天罚,备自当代军师受之。”
诸葛亮连忙扶起刘备,坚定的说道:“我既决心追随主公,自当肝脑涂地,全力报效,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只要能帮主公匡扶汉室,解民倒悬,纵折些阳寿,又有何妨?”
诸葛亮将火攻之要领,以及其中之关键,尽数说与刘备知悉。刘备频频点头,连声称是。
言毕,众人从博望继续北行,沿赵河而上。不多时,抵达一座孤山前。诸葛亮向众人讲述此山来历,原来此山乃八百里伏牛山之牛头。自此山向东至于方城,一路通畅,其间再无山。自此山向南至于宛城,其间亦无山峦阻隔,一马平川。当年光武帝刘秀起兵时,曾驻扎大军于此处。
诸葛亮伸手遥指,向众人讲述此山地利:“山前土坡平缓,雨水不积,正宜大军扎营,山侧河水潺潺,足备人马水用,山脊平坦,可以跑马,山顶高耸,可以远观。东可以望方城,南可以探宛城,放哨探于东,可查昆阳之敌,发将佐于南,尽收南阳之伍。立旌旗于山腰,号令齐整森严,设帅帐于山幔,三军尽收眼帘。光武帝刘秀,在此地演练行伍,训令士卒,夙夜思谋,整军经武,以备昆阳大战。自新野以至昆阳,路不过数百里,行不过月余。然光武帝以草莽之军,而敌数十万精良之伍,以少击多,无异于以卵击石。故必在一地,整军经武,训练士卒,等待时机,方有取胜之可能。此地必在新野与昆阳之间,山水形胜之地。盖屯兵之所在,无山不足靠,无水不足饮,居平原之地则难守,处山峦之中则难攻。故此处需临平原而背山峦,进可以攻退可以守,依山而傍河,以使水用不缺。则必居于伏牛山边缘与南阳平地相接之处,此东西形胜线与南阳昆阳南北交通线相交之所在,乃兵家所谓宝地,是光武帝屯兵之所在。光武帝登基后,此山便更名为汉山。”众人听罢诸葛亮讲解,连连颔首,皆为诸葛亮军事眼光所折服。
刘备称赞道:“军师深通兵法,果然名不虚传!我等不能及也!”
诸葛亮带着众人,往登汉山,一一介绍沿途遗迹。先来到山下土坡边缘,此地名为四里营,顾名思意,乃距山脚四里之营地。
行过四里营,来到山前土坡。但见土坡平缓,宽广有致,极其适宜扎营,因在小河之东,故唤做东岗坡。沿东岗坡继续上行,来到一山凹平地,唤作歇马湾,湾旁有饮马石、拴马桷,当为养马之所在。
从歇马湾向上攀登,并不很陡,不多时便来到半山腰。一块乳白色巨石映入眼帘,上刻“点将台”三个大字,是当年光武帝刘秀聚将点兵、发号施令的地方。据传点将台下藏有金银,故而有几处盗洞,显然已被好事之徒挖掘过。
点将台往上不多远,便到跑马岭。此处山脊长约二三里,宽约三十步,东西走势,甚是平坦,可跑马而行,因而得名跑马岭。
自跑马岭复向东行,山体陡然突起,是为牛首峰,相传这里是八百里伏牛山的牛头。众人登上牛首峰,正值天气晴朗,万里无云。向东眺望,三十里外的方城清晰可见,远处的方城垭口也隐约可见,此垭口是沟通许昌与南阳的必经之路,曹操大军若要南下,必从方城垭口而来。向南远眺,博望城映入眼帘,远处的宛城也如一团灰雾,横亘在视野尽头。
诸葛亮吩咐赵云,择军士驻留此山头,时刻监视曹军动向。如有情况,即刻飞马报于新野。赵云点头称诺,遵军师吩咐,安排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