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金大学士的说法,我不敢苟同。”还没等金幼孜解释,朱瞻墡就再次开口说道。
“对于战争,我一个毛头小子没有经历过,更没有指挥过,其实没有什么发言权。”
“但是,兵书和历史书上的案例却能够给予我们启发。”
“从先秦和汉朝的匈奴,到隋唐的突厥,再到赵宋的蒙元,最后是我们大明所面对的北元。”
“历史告诉我们,中原和草原之间的冲突是不可缓和的。”
“哪怕汉武帝曾重用匈奴王子金日磾,让其成为顾命大臣。”
“哪怕唐太宗重用胡人官员、武将,甚至是大开国门,欢迎胡人进入国都长安。”
“哪怕赵宋面对金国和蒙元的侵略时一退再退,一再释放善意,但换来的却仍旧是让人羞愤欲死的侮辱和惨无人道的屠杀。”
“金大学士。”朱瞻墡的话里虽然是满满的钉子,但语气却相当平静,给人一种他什么都算好了的感觉。
“就算是这些都不论,那我们大明……不,都不说太祖高皇帝时期了,就说咱们永乐朝,都遇到了什么?”
“我们心怀仁义,不对他们赶尽杀绝,换回来的却是永乐七年我大明一公四侯战死沙场。”
“我们心怀善意,对他们开放互市,让他们能够换到他们急需的茶叶和粮食等物,换来的却是年年掳掠边关,边关百姓苦不堪言。”
“就连已经归附于我们大明的兀良哈三卫,我们年年给他们优待,每逢草原遭遇雪灾我们还给他们赈济,但换回来的是什么呢?”
朱瞻墡一边说着,一边转过身,对着朱棣拱手躬身。
“皇爷爷,此前在中军大帐外等候的时候,孙儿曾听到将士们的谈论,说是此次北征所擒获的敌人,十人中竟无一人是鞑靼人,全都是兀良哈人,可有此事?”
“不错。”朱棣的声音沉了下来,显然是很不高兴。
“那么,金大学士……”得到回答的朱瞻墡转过身,又看向了金幼孜。
“此等反骨颇重的人,留着做什么呢?是在等他们反咬一口吗?”
……
金幼孜微微低着头,并没有和朱瞻墡对视。
倒不是他害怕朱瞻墡,而是因为他知道眼下的情势并不站在他这一方,最大的原因是做主的皇帝是一心求战的。
“殿下怕是误会了。”沉默了好一会儿,觉得朱棣的心情稍稍平缓了一些后,金幼孜才开口说道。
“殿下觉得下官是反对出兵,可恰恰相反,下官一直都是赞同将草原问题彻底解决的。”
“下官反对的是在不恰当的时候出兵,比如现在。”
“敢问皇孙殿下。”金幼孜说着抬起了头,语气很是坚定,似乎是胜券在握。
“如今若是继续深入草原,粮草的问题怎么解决?以我大明如今的财政情况来看,若是战争和赈灾两头兼顾,必然会有一方做的不够到位。”
“是暂缓出兵,等待我大明国富民强之时再次踏足草原,还是牺牲灾民的赈灾粮乃至生命,来保证战争的顺利进行?”
“况且,眼下最大的问题还不是这个,而是以眼下的情况来说,继续深入也不见得能够取得战果。”
“还是说……皇孙殿下有这个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