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群臣皆惊。
“官家,万万不可!自太祖皇帝以来,从未有此言论,若是此番言论传入民间,恐怕会引起不少流言蜚语,臣请官家慎言!”
一名老者出班说道。
刘备看着老者,心中也是一阵感慨。
此位老者本是柴进后人,自从赵氏接受了禅位,便对柴进后人恩荣有加,从不亏待。
轻声说道:“柴公,莫要如此。”
老者一时间竟然跪拜于地,说道:“官家,自南归以来,老夫每日想的便是如何北上,如何重回故地。毕竟老臣的祖坟可都在北方。对于文武平衡之道,老夫并不擅长,但是请官家收回方才之语,当下,大宋经不起一点动荡了。”
说罢,竟是涕泗横流,久久不肯起身。
刘备快步走下来,将老者扶起。
说道:“柴公之心,朕已经明了,是朕说错了话。”
便站立于朝堂之中,厉声说道:“若是子孙后辈,失了民心,让大宋陷于动荡,各位可兴兵取而代之!”
群臣皆是默然不语。
“朕决定,此后文臣不得插手武将之事,以免出现外行指挥内行,莫非真以为四书五经,便可以杀敌攻城么?”
说完,挥了挥手,便是散了朝。
此时,临安城郊外,新军校场。
校场之中,参与武举的士子正在列队,高台处,辛弃疾身穿铠甲看着校场中的一杆大旗久久不语。
旗面上绣着“克复中原”四字。
这面旗子,是自己出宫之时,官家让一名小太监交给自己的。
看着旗帜飞扬,辛弃疾的思绪也不知道飘向了何方。
脑海中浮现出来这么一幅画面。
一位老者,坐在独轮车上,手中的羽扇轻轻挥动。老者身后也是这么一面旗帜,克复中原的大旗在空中猎猎作响。
突然,天降大雨,浇灭了山谷之中的烈火,也浇灭了老者眼中的那抹期待。
只见老者眼中的流出两行清泪,口中喃喃说道:“亮,难以临阵讨贼,悠悠苍天,何薄于我。”
羽扇跌落在地,任凭大雨落下……
画面一转。
一名武将正在高台上激动地说些什么,底下士兵排列俨然。
“伯约奉丞相遗命,今日再次北伐,诸君,与我共行!”
他并不明白,自己所看到的画面,正是丞相和伯约千百年来,久久未曾散去的执念和夙愿。
“辛大人?辛大人?”
几声呼喝,打断了辛弃疾的思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