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争取来的权利,在赵祯心中被当做了纳陈嘉月入宫的聘礼。
此后再想往上升,那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在陈嘉月没有诞育子嗣之前是不用想了。
此间事了,内侍们撤走活字印刷板,内阁开始商议政事。
……
赵祯拿出一本奏疏,递给吕夷简道:“这是‘户部司谏’韩琦所上劄子,诸位阁老互相传阅。”
“韩琦根据其大量走访获得的消息,认为里坊之制已经名存实亡,便是朝廷三令五申,坊墙一旦倒塌,不出二三日便会被商铺宅院所侵占,若朝廷强行拆除,反倒激起民怨,因此大多只能罚钱了事。”
“韩琦认为,朝廷施政应当顺应民心民意,拆除坊墙可极大方便百姓通商交易,此举乃是民心所向。”
“韩琦从朝廷、百姓、商人、好处、坏处等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最终得出的结论是,里坊之制已经过时,对于任何一方而言,都是弊大于利,是时候革故鼎新。”
“韩琦提出,拆除坊墙后,可将沿街面向街道的房舍设置成商铺,而沿着通向街道的巷道布置成住宅,如此不仅可以方便百姓互市交易,还可方便朝廷沿街收取商税,如此使街巷相连的制度,韩琦称为:街巷制。”
赵祯简单的说完,三人也边看边听的理解清楚了韩琦此奏的意思。
吕夷简率先开口道:“韩司谏能体会民生之艰,此举甚好。然官家可想过,若全依百姓之意,今日拆除坊墙,那明日百姓又觉得城墙碍事,也想拆了城墙,官家难道也要顺应民心,将城墙拆除不成?”
“因此臣以为,街巷之制还是先试行一二,仅在一厢范围内施行,若此制确有明显成效,再扩大施行范围也不迟。”
赵祯点了点头,在手札上记录下吕夷简的建议。
张耆继而开口道:“官家,自从开封府缩短宵禁时辰,城内夜间巡逻的人手便常常感到不足,若再拆除坊墙,百姓日夜流窜将更加猖獗,因此臣觉得,此制是否有些夸大,还是继续完善改进后再施行为好。”
赵祯再次点头,张耆的担忧也有道理。
赵祯前世生活在现代,以现代满大街摄像头的治安条件,到了夜里仍然会滋生罪恶,更何况一千多年前的宋朝。
以这个时代的治安力量,显然还无法承受完全施行街巷制的后果,韩琦的想法固然很好,但确实有些着急了。
李谘对韩琦的提议很感兴趣,他想到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官家,臣以为,可将里坊制与街巷制并行施行,只在各厢内拆除坊墙,设置街巷,而在各厢边界垒砌高墙。”
“一厢的范围足够方便百姓日常生活与交易,而厢与厢之间有高墙隔绝,百姓夜间便是流窜也无法走出厢外,如此便可一举两得,官家觉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