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冲到敌人的步兵队伍当中。
用箭射他射不透,用刀砍他,砍不破,用枪扎也扎不透。几个人就可以把步兵队列折腾乱了。
然后用骑兵队一冲,这支部队就溃烂了。
而50名吃饱喝足的壮汉,穿上铠甲,哪怕是非常普通的牛皮甲,再拿上统一的兵器,那就不是普通的土匪可以搞得定的。
而我的岳父家族非常急切的,把我这个刚考上童生的小孩儿就娶进门来,打的就是这个主意。
别看我岳父家出了好几个军官,出入的时候都随身带着一群亲兵。
但这些都是入军籍的,他们跟在军官的身边没问题,但是保护家宅,那可就不行了。
哪个军官都是有驻地有任务的,不能一天到晚呆在家里,但是也有变通的方法。
关键这个军官的家,不是我岳父的家,我岳父家里的几件铠甲是大罪,但是他的那些军队里的兄弟家里,可以合法的放几件铠甲,养几个家丁。
而这个秀才组建的团练,可就不一样了,说是团练,其实就是国家认可的家丁。
当然,这些家丁在受到征召的时候,必须由这名秀才带领下参加军事行动。
但是这种风险,大家族都愿意承担,真打起仗来还是手头有兵才更安全。
为了能够报仇,为了能够手里有兵,我就要好好学习,一定要考上一个秀才。
最好第一次就考过,考过之后,趁着我的年龄还小,目标就可以盯上举人,有了举人身份,那就可以直接到郑经的身边去当官。
到那个时候,我想弄谁就弄谁,只要别被人抓到证据,就可以像他们一样,明知道是我,却拿我没办法。
有了动力之后训练的热情就更高涨,很快我就知道这名训练我练刀的老兵确实是高手。
像我这种从来没有接触过武术训练,也没有摸过兵器的人,想要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面能够掌控一件兵器。
难度确实有点大,如果光是拿着这件兵器挥舞一下,就像武术表演那种,倒是挺简单的。
可问题是考试可没那么简单,挂在柱子上的铜铃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想用兵器打中,他还真得好好练一下。
而且要想折返跑的速度比较快,那你用兵器击打那个铜铃的时候就不能停住站好了再去打。
所以肩膀上扛着的那把长刀,必须是在跑动过程当中就能够挥舞出去。
而你扛着这把一米六的长刀,想要跑起来,还要速度很快,必须要掌握技巧。
而这位被我称为胡老的老兵,就是要训练我,在跑动过程当中控制这根一米六长的兵器的方法。
而我对这个老兵服气了之后,就老实实按他说的方法去训练,一个月以后我就可以扛着一只长刀在院子里迅速的跑来跑去了。
然后他又训练,我在跑动过程当中从肩膀上把刀挥起来。然后打中空中的那个铜铃。
这个玩意儿练起来技巧就更多了,实际上,一米六长的刀挥起来,基本上光用胳膊上的力气是抡不了太快的。
必须得把腰腿的力量都得用上,才能够迅速的击打到铜铃上。
等到我开始训练打铜铃了才知道,这个考试的铜铃也是有鬼的。
这个考试宣传的时候都是打铜铃,而实际上我打了两次之后就发现根本不是铜铃,而是钟。
不但钟壁厚的一塌糊涂,里面挂着的那根金属铜条也是相当沉重。
要想让这个玩意儿响起来,你也必须得有很大的力气把这个大号铜铃打的跳起来。
这个玩意儿才会响,旁边的记录人员才会给你记上一次,如果你只是碰到了,或者晃动的程度不够大。
那你就完了,声音不够响,这一次算是白打了,你还得停下来再去来一把。
每年这个折返跑的通过率都不超过20%。
有很多人就是被这个沉重的大铜铃铛给骗了,以为它和外面马脖子,牛脖子上挂的铜铃意思是一样的,轻轻一碰就能响。
然后打一下,不行!打两下,还不行!拼着命的蹦起来砸过去才响。
有些人准备的刀长度比较短,站在底下碰一下这个铜铃是没问题的。
可是要想让这个铃铛晃荡起来,就有点费劲了,只有考过一次试的人,才有可能知道这个问题。
而有些人考过试都不明白,为什么那个铃铛敲不响?
我的进步还是很快的,时间不长,我就能够在跑动过程当中准确的击中挂在半空的铜铃,还保证能敲响。
我正信心满满的想着器械考试的优良层次努力,我的岳父拿了一张通告,跑过来告诉我一个不幸的消息。
他告诉我,上面刚下了文。射术考试当中,不允许用杠杆结构的上弦器。
通知的后面还附了一张图,这张简图画了一个结构和我的上弦器的结构很相似,也是杠杆作用的。
我仔细看了看,这不就是连弩吗?
连弩禁止了,我这个玩意儿,应该没事吧?
但是我的岳父告诉我,别想着偷奸取巧了,前段时间,南京举人考试的时候,有一位大神拿着连弩获得了弓箭考试的第一名。
然后郑经同志亲自接见,还看他表演了一番,但是让郑王爷大失所望。
最后,这位已经考中举人的大神被安排到了工部当小官,然后下文通知,以后的射术考试不允许用连弩。
不知道这个连弩,怎么惹到了我们的郑王爷?
但是我的上弦器根本就不是连弩呀,我的岳父嘿嘿一笑,指着那张非常简陋的图。
“你把你的那个玩意儿放在弩上,再跟这张图对照一下。”
“监考的官员眼瞎了才能放过去。”
我很不服气,把上弦器和弩卡在一块,然后又看了看这张图,虽然结构不大同,但是几个要点完全相同,如果你敢跟监考的去争论的话,肯定会被赶出赛场,丢掉考试资格。
我心中不忍的妈妈屁了一通,就差两个多月考试了,突然把我的功夫给废了。
我已经练了半年多的弩,现在都能够十中七了,突然这一下子,我的射箭考试弄不好,会不及格。
没办法了,把我精心设计的上弩器放到一边,用自己的体力上弦。
这段时间我的体力还是增长了一点,能够连续上七次。
但是,用尽全力的后果就是射击的准确度明显下降。
原来能够十中七甚至十中八。
现在也就是十中四,后面几次手抖的不行,得靠运气才能够再射中一箭。
这怎么办呢?周德良和周小欢白天晚上的都在挠头,想办法。
当然,欧洲曾经流行过一种,用绞盘上弩的方法。
将木匠做了一下,发现既不好做,用起来也太费时间。
如果给我三四个月的时间,找上几个能工巧匠,很有可能把这个装置改进的很好。
可问题现在没时间了,只有两个月的时间,不但要设计出来,还要做出来。
还要留点时间给我进行适应训练,因为新设计出来的弩或者装置,手感就完全不同了,好难呐!
好几天的时间,周德良都赖在床上不起来,把时间留给周小欢,好在网上多查点资料。
最终我还是在网上查到了几张腹弩的图片。
这个玩意儿,在历史上存在的时间不长,因为过于沉重,不便于携带,只能在守城中使用。
后来就发展成了弩炮,它本身被淘汰了。
腹弩是将一张力强大的复合弓置于弩座上,弓床尾端有一道弧形的弓托,张弦时可以利用弓托将弩身安稳于自己腹部,并透过可移动滑管倾全身之力下推把弦扣上。
相比单只手臂拉弦的普通弓,腹弩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储存更多的能量。
我根据照片和简图迅速的就画出了腹弩的结构图,然后交给了木匠。
这个木匠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给我制作出了那个滑管装置。
找了一张大小合适的弓臂,安装在了这个装置上面。
试着了一下,用肚子进行挤压,发现确实比较容易的就把弦上去了。
但是,复杂的结构件,增加了很多的重量。
而且为了能够让滑动装置足够的坚固,必须用密度比较高的木材,这就进一步的增加了重量。
如果不进行依托瞄准的话,这个玩意儿,我真的是端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