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在我的那位大爷接任这个参将职位的时候又要做点牺牲,虽然保住了参将这个职位,但是手下的兵员数量又有进一步的缩减。
本来只能管理一个县的警备工作,现在只能管理三个乡的地盘了。
我岳父家的这个参将还不算惨的,好歹有几百的兵,有些总兵拿着总兵的俸禄,手下只有十几个人,这情况也是不少见的。
当然,你要自己有钱,想多养点兵,那也没问题,但是别想让延平王府负责你的军饷和军械。
这也就是延平王府掌控着对外的贸易渠道,有大把的银子做进项。
所以这么小的地盘上可以养活几十万的军队和上千名的高官。
可以说,明朝的历史上,财政就从来没有这么宽裕过。
两任的延平王能够坐稳王位,占据南京,很大一部分成果就是拿钱砸出来的。
实际上,到现在为止,延平王府在陆军方面的战斗力仍然是吊车尾的水平。
而且他对部队的管理还是像管理海盗那样,手下有大大小小的军头。
每个军头掌管着或多或少的士兵。基本这些士兵相当于私人所有,效忠的是各自的军头。
不过,延平王府采用直接拿钱砸士兵的方法,把这种兵为将有的模式撬开了一条大口子。
至少每年有一次对各大兵头的士兵进行检验,检验合格之后,就对着花名册和军牌发军饷。
延平王府是财大气粗,只要验兵合格,直接拍给你半年的军饷,而且是直接拍给士兵本人,有时还会给第13个月的工资。
这么一搞,虽然平时的军饷还是由各自的军头发放,但是延平王府偶尔这么直接发一回,就让这些军头们不敢去克扣手下士兵的钱了。
虽然现在的士兵约等于文盲,但是银子的多少可非常的明白。
世子发的银子多,然后到你发的时候敢少了,那这些军头们就管不住自己的兵了。
这么一搞,这些军头们想吃空饷就非常的困难了?当然也是有变通的办法,但是成本就高了。
这样一来部队的战斗力虽然不敢说怎么样,至少数量基本能够保证。
郑成功和郑经用银子当武器,这招非常的管用。
很快就把这个小政权的各路官员的人心给安定下来。
不管你在不在这个延平王府当中任职,你身上只要有清朝或者原来永历朝,或之前的历届明政府的相应的官职证明。
那么,延平王就照着那个标准给你发钱,就这一下子就让很多颠沛流离的前政府官员们和前前政府官员们感激涕零。
迅速的就把官员队伍给稳定了下来。
郑成功的老师钱谦益,很快就从这些前官员和前前官员当中选择出来合适的人员,担任这个延平王府当中的各个职务。
飞快的就把延平王占领的地区稳定了下来,赋税可以收上来,兵员可以征上来。
各地的土匪路霸迅速的就被平定了,实力强悍的直接就招安了。
各地的生产活动迅速的恢复,特别是江南地区的出口拳头产品,丝绸很快就恢复了生产。
这些被小虫子吐出来的丝织品飞快的生产出来,再运往海外,最后变成大块的银子,又回到了延平王府。
当然,延平王府的钱也不是白花的,想拿钱就得按规矩来,不管你的官职有多高,但是你的职位到底在什么位置,就是你的实权了。
文管系统很简单,三部六院一共有多少个官员的坑,你填在哪个坑?那你就是拿这个坑的钱。
各大军头那就更简单了,你手下有兵,根据你兵力的多少给你安排不同地方的守卫工作。
所以现在参将、总兵带上几十个人去巡街的事情,也是经常有的,因为你只有十几个兵,就算你是总兵,也只能去这条街干巡街的活。
延平王府占据三省之地,已经超过十年了。
各个军头所占据的势力范围也基本划分完毕了。
每个老军头去世的时候,他的那个势力范围都会引起激烈的争抢。
有的是几个儿子互相抢,有的是几个手下互相抢,甚至是几个其他军头抢,最终这个职位和官位落到谁的头上,那就是兵部说了算。
而延平王府也趁机会削弱这些大小军头的实力,找出各种理由,减少财政支出。
比如有些没有儿子的军头,最终,手下的兵员和职位就会被回收。
在继承资格上有什么问题,也直接就取消资格,比如年龄太小、身体太弱、有残疾、儿子的身份存疑、有犯罪记录等,都可以把继承权搞丢了。
当然也会有外人想办法争抢这个职位,取得继承权,比如侄子,养子,不过难度是相当高的。
我媳妇家的那个参将的职位为什么还没等他爷爷去世,就赶紧进行移交?
就是害怕等老参将去世之后出现儿子之间互相争抢,互相拆台,最后抢空了,闹的谁也拿不到。
还不如在这个老参将还在的时候,直接平稳过渡,其他的儿子也没办法上窜下跳。
虽然实际掌控的兵员还得缩水,但是总比什么都捞不着强。
十多年的时间过去了,延平王占领南京之后,那些大大小小的军头已经减少了将近一半。
有一部分是打仗打没的,还有一部分是自己把自己搞没了。
也有犯错,犯罪,被关起来,抓起来被砍掉脑袋的。
反正这些消失的军头名下的那些兵员,实际上是没有减少的。
这些士兵实际上就归延平王派出的各级军官统帅,这样一来,延平王府直属部队的数量就增加了很多。
当初郑经能够非常顺利的继承延平王的王位,实际上,和他经常的跑各地方去给士兵们现场发银子,有直接的关系。
当时郑成功去世的时候,很有实力的郑泰,郑世袭等几个郑家人都有机会继承延平王的王位。
他们两个都算是当时很大的军头了,而且支持他们的人也不少。
不过郑经当世子当了很多年,名声相当不错。
我在现代历史上看到的郑经在郑成功攻占台湾的时候,和自己兄弟的乳母私通这件事情,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发生。
当初郑成功带着儿子们一块去攻打南京,根本就没有机会让郑经去勾三搭四。
特别是占领了南京之后,郑经作为郑成功的已经成年的大儿子,那更是忙的四脚朝天。
而且,随着军事上占据优势,郑成功成为了一个中国南方,影响力非常大的地方割据势力。
郑经也随涨船高,成为大家巴结的香饽饽。
当然,这个郑经也是个有寡人之疾的人物,很多人就投其所好,专门挑选他喜爱的类型。
送女儿的、送孙女的、送姐妹、甚至连自己的妻子,嫂子都有送的。
不过郑经还算比较正经,在郑成功的老师钱谦益的指导下,通过娶小妾,很快就和江南的文人集团勾搭在了一起。
而且在郑成功的刻意培养之下,郑经也有一定的军事才能,并且在军中的声望比较高。
因为经常能看见世子爷带着人给士兵们发钱,所以在普通的士兵和低级军官当中,认识郑经的人要比认识郑成功的人多的多。
当出现王位争夺的时候,很快,普通士兵和低级军官就倒向了郑经。
文人集团也异口同声的支持郑经,最终没发生什么大的动乱就坐稳了王位。
让当时满清的皇帝康熙白激动了一场,本来还等着这边兄弟相残,人脑子打成狗脑子,结果后面没了。
郑经即位之后,基本没有和清军发生过什么大的军事冲突,所以各大军头的实力基本没什么太大变化。
这次的军事行动,实际上又是军方势力的一次新的洗牌。
如果在战场上被打败了,那么领头的要受到处罚,损失的士兵不但得不到补充,还要被裁减。
如果把清军打赢了,那么不但官职会提升,也就是工资要涨,手下的部队数量也会增长。
但是现在的资讯一点都不发达,交通和通信纯粹要靠人的嘴和两条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