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在XZ中部和东部分别设立「乌思藏行都司」与「朵甘行都司」,隶属于陕西行都指挥使司,相当于行省级军区机构,兼理民政。XZ西部阿里另设置「俄力思军民元帅府」。
这些机构的负责官员均由中央任命。
明朝继承了元朝在XZ的原有管辖机制,并且改善了军卫制度,如增设都司、卫所,使其为明朝中央政府效力。
现在我们大黄王朝的皇帝是原来大明皇帝的亲戚,正经的郡王,可以算是继承了明朝的法统。
我们的大黄王朝一成立,我的二岳父就假传圣旨,让给XZ各地宗教领袖法王、王、灌顶国师等,王遣使或亲自去南京参加朝贺典礼,呈递贺表贡物。
但是,清朝初年,五世达赖已经去BJ朝贺,顺治帝隆重接待并正式赐予他“达赖喇嘛”的封号。
后来,康熙帝1713年又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并赐以册印;
从此,“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的称号正式固定下来,以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成为定制。
现在“达赖喇嘛”有了,而“班禅额尔德尼”还没有,可是XZ名义上已经向清朝朝贺了。
不过我的二岳父可不管这一套,我的拳头大,我的火枪猛,你就得听我的,听话不挨打。
等到我把1000多把新式步枪送过去,测试了一下后,我的二岳父马上就动手了。
只派了不到两千人,一路开城拔寨,没有几个能抗住十发炮弹的,如果有就再加十颗炮弹。
别看我们携带的火炮尺寸小,基本没有超过100斤的,但是威力可一点都不小。
看着似乎是虎蹲炮的尺寸,但是火炮的长度增加了,可以承受更大的膛压,炮弹初速增大,这些炮弹的射程和威力令人满意。
明清更迭之际,金川部落首领乘机脱离明王朝的统治,形成割据势力。
顺治十五年(1658年),瓦寺士司十五曲谢伸在清兵占领成都之战中率部归附。其后,杂谷、金川、木坪、明正、革布什咱、巴底等各土司先后附清,并接受清廷的封授及印信、号纸。
康熙五年(1666年),俊拉首领嘉勒巴归附,清承明制,颁给康字四十七号金川寺演化禅师印信一枚。
我二岳父专门打这些接受清廷封授的,这些土司被打的都怀疑人生了。
你的是火枪,我的也是火枪,我打你,你们一个不倒,你们打我,枪响一声,我们就倒下一个人,响两声倒两个。
认怂快的还好,稍微一犹豫就当俘虏了,全家被包圆,然后被拖到成都忏悔自己的罪行。
打了不到两个月,只收拾了不到二十家土司头人,大批的土司组团跑过来表示要参加朝贺。
我二岳父其实要求也不高,只要认怂了就行。
通知南京,派出一支舰队,护送这些土司去南京。
从成都上船,顺流而下,从武汉边上耀武扬威的通过,还顺便炮轰了武汉的码头。
大口径火炮一发射,把这些没见识的土司惊的舌头都收不回来了。
这批土司到了南京,我们的皇帝乐坏了,满朝文武也非常兴奋,同时把BJ的康熙是气坏了。
我主持生产的中口径步枪进行了实战以后,我又根据实战情况进行了改进。
火枪的作战性能还是让人满意的。
主要是增强了刺刀功能,原来只是一把带套筒的刺刀,这个刺刀是剑型的,但是大家都觉得太短。
而我这回把支撑火枪的撑杆改进成了刺刀。
这个撑杆有一米多长,我在撑杆的根部套上了一个刺刀,这个刺刀是三棱的,长度有30多厘米,这样长度就接近一米半了。
在撑杆的上面增加了一个套筒,能够方便的套在枪管上。
需要的时候,把撑杆套在火枪的枪头上,刺刀向前,这样就有了一根接近三米的长矛。
还不影响开枪。
有了这么长的长矛,在战场上就有优势了,对倒在地上的尸体,可以在安全距离上给他捅一下,不用怕他垂死挣扎,也不用浪费一发子弹。
对那些拿冷兵器冲过来的敌人,可以用长矛解决,节约一发子弹。
后来这种加长的刺刀和中口径的火枪,在南亚地区使用的反响很好,对付那些光膀子的土著,用长矛更加经济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