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进行中,当公社黄(副)书记讲道:“养蚕要注重经济效益,不能蛮干,必须崇尚科学管理。特别是有知识青年插队落户的队,要尽量发挥知识青年的特长,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知识青年必定胜过老一代农民,他们有知识,有文化而更有经济头脑,肯钻研,是社会主义时期一代新型农民!必续具奋的。“这时,会场引发了一阵窃窃私语,有的说,知识青年愣头愣恼,细致的养蚕活路不靠谱。有的说,那哪儿成呢?那是票子呀!万一弄砸了,年青人拍拍屁股走人,谁负责?不是沒有忧虑的,也是客观事实。听到此,很多沒有摊到接纳知识青年的生产队,自是一阵幸灾乐祸,他们都心知肚明,尽管知识青年奔赴农村已有几个年头,毕竟到咱们公社,特别是安排到偏远农村还是比较少的。其中原由,一些领导自然只意会而不言传,都心知肚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既然上级领导重视,孰重孰轻,大家心里有杆秤。然而公社领导在接待安置上,总是留有一手的。大家更是心照不喧,十根指头不一般长吗!那么全公社各大队的基本情况肯定不一样了。必定有环境好次,收入高低之分,如此决定了社员群众的精神面貌。环境稍好一点的,几百人口的生产队,安置一二名知识青年,那是轻而易举的,一点不影响社员群众利益。被安置者也心悦诚服,这样安置就搁平了。群众满意,知识青年安心,队社领导自然少了麻烦,县里检查也满意。如若安置不到位,环境差,被安置者不安心,就会经常找领导谈及此事而生出不少麻烦来。领导最烦这种劳民劳心的事,费力不讨好!操持中他们自然不言而喻,或根本不考虑条件差的队。当然社员群众至是看得明白,也就有了事不关己的心态。议论到此,也有人好奇,故意绕口说道,那没有知识青年的队呢?听此话陆明远随口笑道:“等着吗!总会慢慢来的!“
虽然是随口便答,坐在他旁边兄弟大队的技术员张文,对此很不领情了。瞪着他没轻没重地说道:“慢慢来?不要没有虱子氧,捉个虱子咬,要不是政策性牵強?哪个都不想淌这趟接纳安置的混水,再说有沒有知识青年,队里一个样!“
“错!“陆明远显然不满张文的搅混,认为有抹煞知识青年的作用之嫌。随及与他辩了几句,看样子都不服气,见此旁边开会的同事,以听前面黄书记讲话为由,七嘴八舌制止了他俩的无畏争辩。事后想起来陆明远也觉得可笑,开会就开会吗?还开小会,而且还闹得面红耳赤都很尴尬。真无聊!其它都烟消云散,不与计较。唯独张文的一句话,却使他耿耿于怀:哼!听口气你那么喜欢知识青年,可怎么也轮不到安置到你们那儿去的?也不看看你们那环境:鸟不拉屎,不毛之地!张文所斥是有底气的。原于他在山下,地势平坦且土地肥沃。而陆明远则住在山湾处,爬坡上坎,土地贫瘠,自然差距大,也是他腰硬的理由。加之几年来,来去了几名知识青年,接触中,个别知识青年的陋习,使人生厌,也是一些人不能容忍的芥蒂。这不,言行就无端暴露出了心迹。
陆明远却与他有着截然不同的见解,人无完人!他羡慕的是,正如黄(副)书记讲到的那样,知识青年有文化,肯钻研,广阔天地肯定大有作为。为此他还旁敲侧击探过口风,我们这山湾里,有沒有安置接纳意向?同行至是笑而不语。上午见锣鼓伴着红旗,响进了陆家湾,他发自肺腹的一阵高兴。这不,下午竟自告奋勇请示队长,帮方敏垒灶来了。太阳落山时,两位叔叔忙完了垒灶,安上锅,点了两把麦草放进灶堂,随着麦杆燃烧杆尾“哧哧“溢出的气泡,伴着灶堂内“哄哄“烀笑的火苗,陆明远望着方敏说道:“可以了!看灶堂的火势就知道这灶没错,好烧!只不过没有城里的灶台洋气,一样能烹饪大鱼大肉!“陆明兴微微一笑,说道:“还用说,有了大鱼大肉还愁无处煮么?三个石头拱个锅,照样能煮出美味来!哪有捏着核桃找不到棒捧捶的。“
“麻烦两位叔叔!“方敏不理解两位叔叔说了些什么?也没心思细听,一直望着仍有余火的灶堂发呆,见两位叔叔忙完了活路,告辞要离开,才礼节性地迎着他俩招呼看。他俩走后,方敏顺着保管室转了一圈,看着天气还早,便想到了独自顺着保管室的后粱转转,留览一下山村的原野风光。说实话,尽管二十出头的人了,要说独自到这荒郊野外蹓挞,尚属首次。其次除了上学,都没离开过机器轰鸣的厂区,加之厂区和宿舍隔得不远,更是机器轰鸣伴随。偶尔几个小伙伴顺着厂区玩,隔远了说话声音小,伙伴根本听不清,唯有比手势,很多时候都是打哑语(手势)回话,好歹都习惯了。再就是黃雾漫漫,看太阳好像隔着一层沙,犹如初春黄土高原的黄沙,看人和景物都像戴着有色镜,人仿佛置身黄雾之中。眼下独自一人站在这山坡,突然没了喧嚣声和黄雾,一派田园风光,有的只是蛙声和唧唧的小虫声,道也寂静,不禁使他感到呼吸舒爽而心旷神怡。方敏一时图新鲜,这望望,那瞄瞄,他顺着保管室旁的右脊梁走了一段,见光秃秃的山,稀疏的茨草东一窝,西一拢,怎么也不见林木,又朝前走了几步,才看到几根歪七竖八的柏树,有的跟弓一样。柏树的丫枝被剃得长短不齐,后知是个别社员手快贏钱剃走枝丫填了灶堂,剩着毛笔尖一样的树朵即茨藤一样弯曲的树干,孤怜怜的呆着。他心里悲凄的叹道:真是穷山僻岭不毛之地呀!难怪上午队长自愧不如说起,是给我们打招呼。他是窗户安喇叭,有言在先啦!当然是给咱俩下乡知识青年的定心丸。提醒咱俩:农村环境恶劣!要咱俩有思想准备,往后如实去面对罢了!
方敏又朝前走了一程,见天色不早了,初来乍到,便想到了原路返回。他转身之时,见前面岩坎下有一片黑黝黝的方地,长着纵看成排,横看成行的树。此树不高,只有丈余,成伞状,却似根深叶茂,生长旺盛。从上往下看,只见叶不见枝,不甚清楚是何树,暮色微风中,顺眼一扫这沟坎地梁,光秃秃的一片,唯独此地有树,莫不经济林木?什么经济林木如此高大,还适应这穷山僻岭之地,并且生长如此茂盛?一阵好奇,方敏几步跳下坎。当他跑拢树下,见是一片碗口粗细的梨树时,他抱紧树杆,一阵高兴一阵失望。高兴的是几年前的农基课,眼下见到了这么大的活标本。记得当时是三月份,上农基课的时候,有课外实验。为此农基老师专门聘请了附近队的果树管理员,讲了果树管理和嫁接方面的知识,只可惜当时那里哪有这么高大的梨树?眼下肯定是无人管理,它才如此疯长。从所学过的农基知识,此时在他脑海中一阵闪现。他想起来了,凡是禾苗树木疯长,若是不结籽或少结籽,不挂果或少挂果,都是缺乏管理。失望的是如此高大的梨子树,却是枝叶疯长,果实稀少,错过了果实期,发挥不了经济效益,可惜呀可惜!他细心转着仰望了几颗树上,见粗枝浓叶中,吊着小核桃般大,为数不多的梨子,树下草丛中,却抛撒般四下都是,定是大风刮掉的。从掉下的小梨看到,有的青皮黑点,已是腐烂的开始,方敏长叹一声,一阵痛心疾首。
五月山区的天,硬是如毛脸公主的脸,刚才还是晴朗的艳阳天,突然乌云翻滚,一阵暗黑下来。眼下风声四起,狂风大作,梨树顿时转圈似的偏来倒去摇晃着,大有折腰之势,亦有飞沙走石的恐惧袭来。突然夹杂着不知谁的几声吼:大雨来了!大雨来了!方敏几时遇见过这种阵势,一阵惊慌失措,赶紧顺着原坡往回跑。说也奇怪,在方敏看来,好像风雨欺生?有意与自己过意不去一样,撵着自己吹,落。大点的雨点,砸在他的前后,犹如石块土包,落地“嗒嗒“地响着。方敏拼尽全力跑得急,风雨撵得更快,仿佛不淋湿吹倒他,不罢休似的。一会电闪雷鸣,风雨大作,尽管方敏脚劲好,还是被淋成了落汤鸡似的。他已顾不了这一切,一个急冲推开保管室的门,又迅急反身犹如躲蔽追赶自己的強盗一样,反转身用背使劲顶住了门。恰在此时,一道闪电伴着“咔嚓“一声惊雷,房上瓦在跳,地下也为之颤动,方敏一个趔趄,一阵魂飞魄散,好似吓破了胆。惊慌失措中,他摸黑扯下淋湿的衣裤,在挂包里摸出打火机,想点燃煤油灯。那是离家时爸爸专门为他备好的打火机。听爸交待:知道乡村无法用电,只能靠煤油灯照明。方敏手捏打火机,摸黑打了几次,只忽闪了几下火星,仍没打着,他知道自己手湿,又想掏手电,当握着手电那一刻,此时房上的电闪雷鸣震耳欲聋。为安全稳妥,他心生一丝放电不打手电的念头。黑古隆咚,风雨飘摇的夜,一阵飞沙走石,此时的保管室犹如孤庙一座,伴随惊雷,瑟瑟发抖。初来乍到,不禁使他心中恐惧感更加強烈。趁着闪电的光,方敏从屋角拖了一节树庄,使劲抵住保管室的门,又顺着屋内搜索了一阵,惊慌失措的躺到了床上。
这一夜,方敏胆颤心惊怎么也无法闭眼。等嗒嗒的雨点,轰隆隆的雷声,呼呼的狂风消停后,已过了夜十点钟,对于山村人家来说,夜已经很深了。此时的方敏口中饥渴,想到今天中午还是去队长家吃的面疙瘩稀饭。初上队长家,人家还是很殷勤,都把他当的客待。这就是山村人的一种礼节,习俗,从呈给客人的饭碗,就可以看出山村人的厚道。队长家六口人,煮了老大一锅豆角稀饭,其中米粒不多,豆角到是不少,可自己的碗中,却是很稠,面疙瘩不少,桌上只摆了一碗泡咸菜,全家人围着桌子,吃得很起劲。方敏看在眼里,未动筷子之前,他几次都想去倒进锅里重呈,都被热情的队长止住了。还说:“兄弟莫客气,我们这里就这个样!“这样的待客之道,使自己不得不坚持吃完了那碗面疙瘩,可怎么也没品出其中滋味来,有点囫囵吞枣的感觉,当时感觉还是吃得很抻。经过下午到现在,腹中已是空空如也,可中午饭中的豆角清香,面疙瘩的麦香味却弥留口中,不时泛起,至此回味无穷。比起在家时,家中的一荤二素一汤,却是豆角麦香更加浓烈,而久久回旋在口中。眼下多想再来一碗豆角稀饭面疙瘩,使自己好好品味品味,散发着乡土气息的豆角麦香味啦!每回忆起那味道,就馋的饥肠胪胪而直咽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