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拉花缘
“拉花,就是手拉手的拉,花就是花花草草的花!”方春晓笑道,“拉花嘛,就是拉荒,荒是饥荒的荒。拉花,其实早在唐朝就有了。河北井陉十年九旱,还连年战乱,好些老百姓不得不拖儿带女背井离乡逃荒在外,他们在大街上边走边唱边乞讨,就是拉荒了;而花和荒,是井陉那边的谐音,所以,又叫拉花。”
哦!大家恍然大悟。
有人笑道:“河北人民可真有才!”
“拉花!哈哈,把乞讨卖艺叫得这么好听!”
“说白了,咱们井陉拉花其实就是陕北秧歌、东北二人转之类的民间歌舞表演。表演拉花时,演员一边唱一边跳舞,有的手里拿着红红绿绿的彩绸扇子,有的手里打着一把把有流苏的圆盖花伞,还打霸王鞭。大家看,拉花的最主要几个表演动作,是这样的:拧肩、翻腕、扭臂、吸腿、撇脚!”方春晓在狭小过道里给大家做着示范,她优美中带点滑稽的精彩表演,赢得了一阵热烈掌声。
方春晓得意地瞟了一眼不远处擦额头汗的屈股长,继续声情并茂:一天中午,戏班子正在桐峪村的街头表演悲喜拉花《六合同春》,妈妈拿着绿绸扇子,卖力地和别人在圈子里又唱又跳,我在班主爷爷的脚边乖乖地蹲着,看表演的围了十来个人。
突然,一阵喧天锣鼓在离我们不远的另一头响起,看戏班子表演的,“呼啦啦”地,一下都跑光了!
没办法,戏班子只好收摊。不顾班主爷爷不高兴,妈妈抱着我,也往那竖着一杆高高飘扬红旗的地方跑去!这一去,妈妈就再也没有回头。
妈妈挤在人群里,看那二十几个穿着灰军装的青年男女演节目!那天,他们演的是抗日街头活报剧《放下你的鞭子》——
“活报剧,活报剧是什么呀?”
“活报剧啊,就是活动的报纸!这一个个在街头演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短剧,就像是一张张流动的报纸,能最快地反映当时发生的大事!”方春晓眼里闪着喜悦骄傲的光芒。
她动情地说,那天,灰军服青年们的演出很成功,看戏的老百姓们久久舍不得散去。我妈更是直接找到年龄最大、胡子拉碴的那个男的,估计三十多了,可能是他们的当官的,非要参加他们。
妈妈说,我也会唱会跳!说着,把我往一个长圆脸短头发、三十多岁正弯腰忙着收拾道具的阿姨手里一塞!我妈后来说,以为她可能跟戏班子里做饭打杂的差不多。
我妈立刻在原地,把拉花那套动作很卖力地演了一遍。
可那男同志为难地说,妈妈的舞蹈跳得的确不错,可带着一个这么小的孩子,部队不可能要!
妈妈急哭了,哭着说,她会照顾好孩子,绝对不会拖部队的后腿,如果你们不要我,我就没活路了!我男人、公公婆婆,都死了!我看出来了,你们是好人,我要跟你们走!可那男同志还是摇摇头,我妈妈就要绝望了!
就在这时,抱着我的这个模样不难看但脸盘红黑腰身粗壮的阿姨笑道,这个女同志,你叫什么?我妈说,我叫李燕春,桃子杏子李子的李,燕子的燕,春天的春!阿姨说,李燕春同志,你就留在咱们团吧,手续以后回延安再说!
“我妈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个煮饭的打杂的话,管用吗?她盯着那个男同志的眼睛问,真的吗?这个烧饭打杂的老娘们说的,顶事吗?——”方春晓惟妙惟肖地模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