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这本经典,即便是读上一生,也总能品出新意,如同一壶陈年老酒,愈久弥香。
圣人的智慧,又何止于《论语》?儒、道、法、兵,诸子百家的典籍浩如烟海,可供他教授的学问自然也是无穷无尽。
庄先生胸中装满了五车学识,却也深知,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在这片学术的沃土上茁壮成长。
他自己曾是三十余年的寒窗学子,又担任了十五载的授业先生,期间还曾任幕僚、门客,阅人无数。
他深刻体会到,要为每个学生找到最适合的道路,是多么不易。
孩子们要学习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就如同在茫茫人海中寻找知音,而作为老师,将满腹经纶传递下去,更是道阻且长。
选择来到这偏远的七里村,庄先生其实是抱着一丝遗憾的,因为寻觅一个既有天资又合心意的弟子,实在太难。
他不曾奢望,在这山沟沟里能找到一个既聪明伶俐又符合他期许的孩子。
然而,命运总是爱开玩笑,他不仅找到了一个,还一下子出现了两个。
小满,聪明、孝顺,对他尊敬有加,唯一的遗憾是,她是个女孩。
接着,善宝也出现了。
学堂里总共二十八张稚嫩的脸庞,有愚钝的,有机敏的,但在庄先生眼里,他们尚未达到那份能够深究学问的聪慧。
浅显的知识,他讲了一遍,有的孩子能懂,有的却要反复多遍才能记住,甚至有的,刚学会转身又忘了。
因此,更深层次的教学对他而言,显得有些奢侈。
为何独独对小满和善宝另眼相看,特设私塾?因为他们不仅听得懂,还能触类旁通,进而提出更多问题,这些问题既有浅显易懂的,也不乏深刻独到的。
与他们交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场思想的碰撞,庄先生从中也常有新的收获。
此刻,他背靠着墙,闭目养神,心中满是满足与宁静。
一个得意门生已足矣,而他竟有幸拥有两位,此生何求?庄先生盘算着下次休假时回州府一趟,家中还有一些书籍和物品,小满和善宝或许能用得上。
思绪飘远之际,他察觉到时间已到,睁开眼望向日晷,随即唤醒两个孩子,一同前往课堂。
下午的课程以算术和诗词为主,两个孩子对此兴趣盎然,特别是算术,小满发现自己在这方面尤为出色,几乎每节课都能得到先生的赞许,这份成就感让她学习的劲头愈发旺盛。
然而,下午放学后,庄先生正打算再次为他们开小灶,却未料到,还未等他开口,两个小家伙已经迫不及待地站起身,和其他同学一起毕恭毕敬地鞠躬送别。
待他挥手示意不必行礼,想重新提议时,他们早已抱着书本,一溜烟地跑了。
庄先生愣了片刻,继而摇头轻笑,心想,他们毕竟还小,一切慢慢来不迟。
小满和善宝冲出学堂,大头已在门外等候多时。
对于小姑身边多出来的男孩,他早已习以为常,熟练地领着二人回家,安置好一切,便又匆匆出门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