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归真回首问道:“紫芝,这一炉可曾炼好?”
“是啊!仙姑,仙丹可曾出炉?”
虞紫芝叹道:“可惜呀,可惜!只为神剑被盗,我飞马来京报信,不知此炉神丹能否炼好。师父这追寻神剑之事?”
李瀍急道:“哎呀呀,仙姑火速回山炼丹!这十年出一炉的丹砂如果毁于一旦,岂不是坏了朕的大事!追寻神剑之事,由朕来办吧!”
“遵旨—!贫道立即告退回山。”虞紫芝说完就走,又急返回山炼制丹砂。
李瀍说道:“传旨下去!朕要早朝,聚会百官,诏谕灭佛!”
内侍应道:“遵旨——。”
“仙长,朕封你为银光青禄大夫,崇玄馆大学士,道门数授先生。宫修法禄,置吏铸印,掌管天下僧道。从此道观,寺庙不再隶属祠部了。”在这一瞬间,李瀍把一个老道封上了天,位极一品。
“谢陛下隆恩,万岁,万万岁!”赵归真伏地九叩,感恩涕零。
“爱卿,走,随朕登殿早朝!”
“这?陛下,百官恐有非议!”
“哎—,你即是朕的仙师,同登金殿,理所应当,有朕在,谁敢道个不字?”
太和殿上,景阳钟响。
文武百官久未闻这早朝钟声,一时慌乱集结,列班!有人担心出了大事;有人惊喜若狂言道:“百日不曾朝拜皇上,一肚子话要说,尺厚的本章要奏啊!”
“久不知皇上心思,还是少说的妙啊…”
“哎一!身为国臣,就当忠言直谏,刀架颈项不弯!先朝魏徵……。”
“王大人,我猜你的本章,准是写的谏劝皇上不要崇道修仙,不要服丹用散,不要筑望仙台,不要去武山祭剑等等吧?”
“哈哈……,本官的心思,真是让你猜透了!”
“快,快!皇上登殿,该朝拜啦!”
唐武宗缓缓登上至尊宝座,并让内侍搬来一张太师椅,请老道赵归真坐在龙椅一旁!真是殊荣之至!赵归真脸上不禁泛起得意,傲慢之色。
百官朝拜,高呼万岁,礼仪繁缛!许久许久,还未进行一半。
李瀍此刻精神萎靡,早感到厌倦,昏昏然蔫若瘟夫,沉沉欲睡,他迷迷糊糊地说道:
“百官有本快奏,朕厌透了这些繁礼缛仪……”说着已眯上了眼皮。
皇帝身边这位老中贵太监,说话有个毛病,凡是三句以上,总带上一连串的“这个…”他应道:“是!”随后朝殿下宣道:
“万岁有旨,这个……有本启奏,无事退朝——。”
“哎哎……老中贵,皇上不是说商议大计吗?怎能说无事退朝呢?”赵归真对老太监说。
“嘿嘿——!这个……,例来都是这个……宣法!这个……道长勿燥!”
百官在殿下朝上望去,只见圣上昏昏,老道高坐!禁不住纷纷交颈俯耳,议论嚷嚷——
“就是这个老道!是他蛊惑皇上修望仙台,吃仙丹,祭神剑的!害得百日不朝,政事荒延!”
“瞧瞧,还高坐圣殿,受百官朝拜!岂不成了太上皇了?老太师刘瞻还不敢上殿坐着呢!”
“看看,圣上病态蔫蔫,让他折腾成什么样子啦!”
“参他一本!”
“对,煞煞老妖道的威风!”
赵归真见殿下百官果然面有怒色,交耳议论,知是朝他而来,不禁心下微寒!忙道:
“老中贵,快宣灭佛圣意呀!”
老中贵太监瞟了皇上一眼,故作难色:“这个……。”
此时,一位官员出班,正是刚才慨言忠臣直谏,赞叹先朝魏徵的那位!说道:“臣右拾遗王哲有谏——!”
这一朗声启奏,金殿回响。惊醒了武宗李瀍。人,谁不厌惊梦犹睡!李瀍醒来,讨厌地说:“规谏什么?朕得仙丹、仙气,何事都不曾糊涂!”
右拾遗王哲赶忙言道:“皇上圣明,英武决断!凡事自制国策,群臣叹服!”
“那——,你还有何事教朕哪?”李瀍听到恭维,语气稍稍缓和地问。
王哲奏道:“赵归真本是十九年前敬宗皇帝时之罪人!当时佛道争数,道门劝敬宗信道求仙;佛徒说敬宗崇佛祈福;扰乱朝纲,法度败坏!敬宗帝今日寻仙,明日访道,终日游戏……”
“好啦——!简直胡说八道。赵仙长已被朕封为银青光禄大夫,崇玄馆大学士!为朕仙师,初登殿堂,并未过问朝政。军国大事皆尔等南衙北司商办!哪里乱了法度?坏了朝纲?”
武宗皇帝忿忿说罢。右拾遗王哲还要再说些什么,并未唯诺而退。李瀍见此大怒,道:
“朕今后不要什么左右拾遗胡乱规谏,徒烦朕心!你到河南府任士曹去吧!”
“啊—?”群臣莫不为武宗随意商贬当朝大员而震惊。
右拾遗王哲涕泪拜谢。他并不是为遭贬贫瘠的河南府而悲痛。只是此人生性忠烈,不畏生死,仍哭谏道:“臣谨遵圣旨。前朝学士韩愈,劝帝戒佛,残年尚不畏死!微臣王哲临别之际,只劝吾皇不可再服金石之药,不要再祭什么神剑!传说之词,不可妄信!龙体之贵,国民之福啊!”完罢,痛哭而去。
百官莫不陪泪,伤神黯然。
这时,一位品级低微的翰林臭儒出班,摇舌鼓善道:“皇上圣明,赖以崇道!臣以为圣上尊号之中,还应添加二字!”
“噢——,加添什么字呢?”
那臭儒学士说:“圣上尊号曰——仁圣文武、章天成功、神德大孝皇帝。臣以为再加上“明道”二字!称为:仁圣文武,章天成功、神德明道大孝皇帝。如此一来,圣上尊号共一十六字功德,正是圆满之数!望圣上圣裁!”
李瀍听后,高兴地鼓掌道:“好!好!功德十六,圆满之数。贵在明道二字!哈哈……就依卿所奏,真是一字千金!好,赏金二千两!官升右拾遗之缺!”
“谢皇上隆恩!吾皇万岁,万万岁!”
“哈哈……”李瀍和赵归真皆在殿上大笑起来。
“哎——,皇上,今日早朝,陛下的来意主要是摈佛寻剑啊?”赵归真提醒道。
“对对,朕几乎忘了!”李瀍正要传旨,祠部官员出班奏道:“祠部奉旨,巡察天下佛教寺院之状,现有交旨。”
“好!快奏上来!”李瀍和赵归真几乎同时道出。
祠部奏道:
“大唐圣朝,崇奉佛教,群臣百姓,莫不效仿奔走,捐资以助庙宇,施舍以供寺院,甚者以倾家荡产而不顾……。”
“是啊!是啊!”众人百官就像又看到了官府拨款建寺,富翁施舍千金。贫者典当求佛的种种情景,议论纷纷。
祠部官员继续奏道:
“千万资财用于兴佛,天下寺院已达四万四千六百有余,山台野邑,兰若招提,庙宇更是不计其数!大唐国土,村镇集店之间,两华里就有一寺庙!僧人尼姑共有二十六万五百之多!收买奴农、杂役、婢女共十五余!占有良田一千万顷!”
“哎呀呀,熟不知如此之多呀!”众人沸沸。
祠部继而奏道:
“天下共一百七十万户,率十户不能养一僧,佛教之盛,有史罕见!”
“哎哟—!僧侣地主已盛过世族望门呀!”
“天下资财集于寺院过半多矣!”
唐武宗闻此,愤怒拍案道:“僧尼可恶!耗蠹天下资财,误我大唐!”
“国之大害,民之大害呀……。”赵归真扼腕深叹。
此一来,武宗皇帝更是怒不可遏,说道:
“传朕谕,诏布佛门僧尼弊害,宣告中外!整革佛教邪法,独尊李老道教!京师和东都洛阳只留两寺,每寺留僧十人。各节度府留一寺,僧五名;刺史州和县以下不准留寺,一律拆除,严禁百姓祈祭拜佛,和尚尼姑勒令还俗,僧田充官。私逃僧人,斩!!”说到这里,唐武宗也气喘嘘嘘,上气不接下气!
“陛下息怒,善保龙体!”赵归真劝道。
李瀍又道:“还有!要不顾一切,为朕搜出冲天神剑!”
“遵旨——!”百官齐拜应道。
这一来,却不知盗剑高僧黄檗,是如何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