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精锐骑兵的造价真的很高,一人要配上三匹良马,武器甲胄要经常保养更换,而且马虎不得,否则到了战场上它就会告诉你后果。
人和马都要吃饭,战马要吃精料否则就会长膘,仅仅负责牵马、饲喂等日常事宜的民夫就要六万人,如果算上押送粮草、保养武器甲胄和其余后勤琐事的民夫恐怕数量将达到惊人的十几万。
这还只是日常标配而已,这大概就是中原王朝骑兵稀少的原因吧。
“各位不必如此,甲胄在身就算是见到父皇都可以不跪的。”
李恪对这些人有些无语,为什么都这么喜欢下跪呢?皇帝就算了他才只有十岁而已啊。
“末将谢殿下。”
七人拜谢后就赶忙站了起来,这个汉王殿下果真没什么架子,和他相处应该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痛苦。
“你们就是这支并州铁骑的统帅吧。”
李恪问道。
都尉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终中间那人出列说道:“是的殿下,并州常备一万零八百骑都由我们七人统领。”
“那我的日常练习也是你们负责?”
“李将军下令是由我七人督促。”
“你叫什么名字?哪的人?多大了?”
“末将宋义和,雍州人士,今年二十有四,跟随李将军来到并州备战,他们之中也只有三人是本地人。”
“背井离乡啊,诸位辛苦了。”
李恪由衷道,这年头军人虽然都是为了混口饭吃,但他们保卫国家保卫百姓也同样令人尊敬,君子论迹不论心嘛。
“不辛苦,都是为大唐效力,谢殿下关心。”
“你们应该挺想家的吧。”
宋义和听到这话心中不禁有些凄凉,自从隋末战乱参军以来,他已经有六年没有回过家了,虽然凭借一身勇武立下了战功,置了田产和宅子,可却一直都没见过年迈的父母和妻儿。
他的儿子现在应该已经七岁了吧,都能满地跑了。
其他许久未曾归家的都尉也感觉有些怅然。
“额…我们就不说这些伤心话了,抓紧去校场吧。”
感觉到气氛有些不对,李恪也赶紧结束了这段话题,毕竟现在想回家也回不了,若是走了谁来守边呢?
“末将失态了,请殿下随我们来。”
宋义和赶忙说道,接着就走在了前面带路。
骑兵校场也在郊外,距离这里并不远所以李恪并没有选择坐马车。
跟着他们越往前走越能感觉到人为的痕迹,走进了被封锁的围墙内就能看到成片的士兵和战马了。
周围堆满了马槊、大刀等兵器,而且有专人负责保养,还有民夫运粮食进来,俨然就是并州的一个主要军营。
府兵制下士兵都有土地和房子,但因为前线战事吃紧,战士就被聚集在了军营与将领同吃同住,以便在战场上更好的打仗。
事实上这种制度也确实能让士兵更有战斗力,可风险也是不低。
朝夕相处下,如果将军想要造反这些并肩作战的士兵定然是一呼百应,后面安禄山起兵这份感情的比重也是很高。
“殿下这里就是并州骑兵集训的军营,末将现在带您前往我所统领的那边去。”
宋义和回头对着李恪恭敬道,上府折冲都尉属于四品武官,职权不低,但是在这位汉王面前还是显得颇为渺小,伺候好了升官发财大大的有,要是伺候不好…恐怕连九族都保不住,皇帝杀人根本就不需要多大的理由,一个不敬朝廷就够了。
“好,我听你们的安排。”
李恪点点头,毕竟是一万人的部队还是骑兵,肯定不可能在一个地方训练。
接下来他就跟着宋义和一个人继续走,不一会儿就看到了正在进行射击训练的并州骑兵。
这一万精骑有七个统领,每个人手下有一千到一千五百人不等,分成不的方阵操练。
“放!”
随着一众校尉的一声令下,一千四百名壮汉纷纷弯弓搭箭。
箭雨倾泻而下,前方五十步左右距离的稻草人已经被射成了筛子。
准头倒是一般,打的有点偏。
宋义和命人吹响了号角,顿时各个方阵的校尉停止了继续训练,安置好手下后就朝着这边飞奔而来。
就算是分成了一千多人的方阵,人数也依然很多无法做到有效管理和演练。
因此就又分成了二百人到三百人的六个小方阵,由校尉负责日常集训。
都尉进行总训和检阅,有时也负责部分精锐的日常操练,人数大概是一百五十人到三百人。
六个校尉很快赶到。
“老大这么着急是又要打仗了吗?”
“不会是李长史…别告诉我李将军来了。”
校尉们七嘴八舌,因为宋义和之前让人吹响的信号是最紧急的那种,通常都是要打仗或者李宏节、李世勣这种顶头上司视察时才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