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十二日,本县接到报案,官道上有一队车马被杀,弃尸于道。
经查验,车马用制不凡,后认出是河间王。
案情经详查认定,乃路匪劫财。
路匪猖狂无情,将王扼死车中。河间王三子,一并遇害。
本县多处奔走,已锁定作案人。但匪患猖獗,还需支援,方能剿匪。
新安县的上书,条理清晰,环环相扣,并无不妥,很快通过朝臣审议。
于是,河间王被杀,并且绝嗣,被认定!
随即这则消息,迅速在洛阳城中传开。不时,便有听到有家户,开始忙碌做喜事。
朝中也引起了一丝波澜。
主要是太傅东海王因同宗情谊,闻之震怒,表示要彻查。
但这声音并没有引起太多响应。百官没有谁站出来,表示附议。
然后经过一番尴尬后,朝中下诏,以彭城元王司马植之子司马融,承继河间王司马颙之嗣,改封乐成县王。
另着南阳王司马模,遣派兵将,清缴周围几個山头的盗匪,夷灭盗匪满门。
而后,此事在朝堂中沉寂,无人再提。
但洛阳城中,做喜事的风潮逐渐扩大。
或许在人们心中,至此,诸王之乱,已迎来结束!
艰难的日子,总算可以翻篇。
往后,都是好日子!
又过两日,朝堂上,开始出现大变化。
这一番变化,吸引了众多有志之士的目光。河间王三个字,哪怕是恨之入骨的人,此时也彻底将其淹没入尘埃,转身投入新的奋斗。
首先是,中书监温羡升为左光禄大夫、赐开府,领司徒。尚书左仆射王衍升为司空。
空悬已久的三公之位,终于迎来新人!
上三公,太傅东海王司马越,太保平原王司马幹。
三公,司徒温羡,司空王衍。
未两日,再次传出消息。
尚书右仆射荀藩,顺位升为左仆射。
光禄大夫、侍中傅祗,为尚书右仆射,原光禄大夫、侍中不变。
太弟少傅高光,为尚书令,加授光禄大夫,佩金章紫绶。
侍中华混,为中书令。
而隔一日,司空王衍,掌监察文武百官,突然上书言事:今有官员某某,在其位不思政事,只尚玄虚,宜去职。
今有官员某某,有讽言其占民良田,欺压百姓,宜遣人查实。
今有官员某某,贿赂上官,索物下级,公器私授,宜交付廷尉。
…
一连数日,上书奏言十多封,弹劾多名官员。
听到王衍上书说他人崇尚玄虚,司马炽只想笑。但他并没有做什么,先看看,他们要搞什么鬼。
经过从缪播、老丈人梁芬、舅舅王延多处得到的消息,汇总后,司马炽也琢磨到了他们要做什么的可能性。
于是,顺水推舟,乐见其成。暗处,还让梁芬准备着,有机会就添把火浇点油。
之后,涉及到的官员,纷纷上书辩解。但无济于事,朝中很快下诏,让有司就上奏所言查探。
接着,情况开始不对。
有风言风语说,司徒温羡晋升过快,其德行、资历,不够配享公位。是其攀附某人之故。
年纪已不小的温羡,听闻质疑,又羞又愧又怒,大受刺激。身体没支撑住,卧床病倒。
这一倒,矛盾开始激化,范围也失去控制,猛然扩大。刚得到新职位的其他大佬们,随即都被涉及。
荀藩荀组两兄弟,同为朝堂重臣,并居高位,以国家公器为一家私器乎?后续又扩大到荀氏一门,华氏也同遭此类讥讽。
高光之子高韬的旧事,同样被翻出。高光再被讥讽,家教不行,焉能处高位?
傅祗也被翻出旧事:赵王伦掌权,其时任中书监,后赵王篡位,禅让诏书出自中书。虽非他写,但此时被翻出来。言其出仕伪朝,又出禅文,臣节有亏,安能有面目仕新君?
纷纷扰扰,一下子,变得不可收拾。
引发这一情况的司空王衍,也没有被放过。其嫁女贾谧,又使女离婚愍怀太子,同样被翻了出来。于是,成了缩头乌龟,很明智地躲了起来。以疾居家休养。
最后,司马越到了太极殿东堂,找到司马炽,义正辞严,让司马炽开朝会,下诏停止议论此事。
自登基那日后,朝会一直未再开第二次。
于是,朝会上,司马炽当着全体众臣下诏,停止言论此事!并夸赞了一众涉及的大佬们,以天子金口认定了他们的资格!
同时,将罪状查实的官员,罪行公布,皆去职罢免,但不付于廷尉,追究其等之罪。
于是,一番闹剧,方才停下来。
但这场朝会的效果,也出来了。
有言论开始夸,新帝圣明!
给事黄门侍郎傅宣,在友人集会上,当众言道,“今日复见武帝之世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