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中文

最新网址:www.paowxw.com
字:
关灯护眼
泡泡中文 > 魏晋南北朝风云 > 第1章 西晋文帝司马昭的皇图霸业(1)

第1章 西晋文帝司马昭的皇图霸业(1)

他害怕的不仅是舆论压力,也担心万一阮籍母亲地下有知,夜半时分恐怕会来惩罚自己。

然而阮籍却不为所动:

“今天非分出个胜负!”

结果等下完棋,阮籍彷佛才感受到了母亲去世的悲痛,突然疯了一样又哭又闹,甚至吐出了几口鲜血,几日之内,身形便消瘦得像快散架了一样。然而很快他就又恢复正常,像平日一样开始饮酒作乐,让世人啧啧称奇。

很多看不惯他的人常常跑到司马昭面前告状,要求严惩。司马昭每次都护着他——因为他也欣赏阮籍的个性与才华。于是这些人始终拿阮籍没有办法。这要换做别的时代,阮籍的所作所为定会遭到严惩,然而三国末期由于战乱早已导致了道德的崩坏,所以他也算赶上了“好时候”——“时势造人”就是这个道理。

而“竹林七贤”的“第三贤”便是阮籍的侄子阮咸,他是个浪漫主义者,爱上了自己姑母的婢女,这在当时是不合礼法的。为了维护家族名誉,姑母自然将这个婢女赶走。然而这位阮咸听说后,立刻找人借到了马匹,一路追赶,终于赶上了那位婢女。然后,他将这位婢女抱到了自己的马上,二人一路相拥着共同骑马回了家——谁能想到,这偶像剧般的画面竟然早在三国时期就出现了。

——我的意中人是盖世的英雄,总有一天他会身骑白马前来娶我。

不知这是多少少女的梦。这位令人艳羡的婢女是否也有这个梦我们不得而知,但阮籍的所作所为确实满足了万千少女对“白马王子”的憧憬,这也让他在崇尚“大胆前卫”的魏国收获了一众崇拜者。

“竹林七贤”第四贤——刘伶,他是个自由主义者,追求无拘无束,主要体现在不爱穿衣服上,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裸奔”。有一天,他又光着身子在屋里晃荡,结果有个客人前来拜访,看到光溜溜的他难免指指点点。谁知刘伶却嘲笑他说:“天地就是我的房屋,房屋就是我的衣服,是你非要跑到我的裤衩里来。”(诸君何为入我裈中)

除了喜欢光着,刘伶还喜欢饮酒作乐,常常乘坐鹿车外出,随身带上一大壶,还命人背着铁铲跟在后面并嘱咐道:“如果我喝死了,请就地将我掩埋,死在哪就埋在哪。”

如此豁达而又不受拘束,自然受到众多士大夫的追捧,甚至争相模仿。

就在嵇康与钟会会面不久后,“竹林七贤”的“第五贤”——山涛,想要举荐嵇康接替自己的职务。

可没想到正是此举,要了嵇康的命。

嵇康得知山涛对于自己的举荐,立马回信表示感谢,但同时强调自己不想参与俗世的政务。这本无可厚非,哪知嵇康为了表达自己对名利的淡薄,竟然在信中越写越过分,甚至贬低起了古代圣贤。

而被他贬低之人,一个名为商汤,一个名为周武王。

这可就触发了危险的红线,为什么这么说?

要知道商汤和周武王最大的功绩是什么——推翻前朝,自立为王。

而此时的司马昭最想做什么——效仿商汤“推翻夏朝,建立商朝”,学习周武王“推翻商朝,建立周朝”。而且不光是他,他的父亲司马懿和哥哥司马师都是这么做的。

所以你嵇康辱骂商汤和周武王,不就是辱骂我们司马家?本来司马昭就得国不正,心中有鬼,对于“改朝换代”、“弑君夺位”等说法更是非常敏感。

然而漠视一切的嵇康哪会思虑得那么周密,他本就对什么都无所谓,当然想到哪说到哪。就像之前与钟会交恶,他也并非有意针对,而是本身就看不起这世上所有人,其中自然也包括商汤和周武王。

但钟会可不愿放过这个机会,像他这种自视甚高之人,怎能忍受同样才华横溢的嵇康给自己的折辱?他和嵇康其实很像,都是恃才傲物,目空一切。区别在于,嵇康虽蔑视他人,却也不在乎他人的蔑视,钟会则是蔑视他人,却接受不了他人的蔑视。

司马昭本就被嵇康气得不轻,考虑到他的名气才华才暂作忍耐。但钟会却突然煽风点火,上奏直指嵇康曾想相助曹氏旧臣谋反,并捏造了证据。

这就触犯了司马昭的底线——毕竟对于掌权者来说,胡说八道尚可包容,想要造反就只能死路一条。

据说行刑当天,有上千名太学生来到刑场为嵇康请命,然而最终也只能无奈目送他眼神坚毅地走上刑台。

前来送他最后一程的亲友个个哭成泪人,嵇康却还是那副无所谓的表情。

“我的琴呢?”

死前,他要求最后弹奏一曲,献给前来送行之人,算是告别。

据说他演奏时,就连天上的飞鸟都落了下来环绕在他身边,而这最后一曲千古绝响便是闻名于世的《广陵散》,可惜现已失传。

临死前,嵇康回想起自己曾经拜访过的一位隐士对他的评价:“你这个人虽然不缺才能,但却不懂人性,恐怕很难善终。”

无妨,我也不想懂!

“行刑!”监斩官的一声令下给嵇康的人生画下了句号。

嵇康死了,钟会大为得意,认为是自己的进言才促成了司马昭的决心,只要自己愿意,便可把任何人都控制于股掌之间。司马昭离不开自己,天下更离不开自己。

但他不知道的是,他的这些心思,司马昭其实心知肚明。而对于司马昭来说,杀掉一个并无大用还爱乱说话的嵇康,既能讨好更有用的钟会,还能让他替自己背负骂名,可谓一石二鸟。从这点就能看出,司马昭的权谋并不亚于钟会,只可惜钟会到死都没有明白这个道理。

嵇康死后,“竹林七贤”也名存实亡——毕竟再高尚的情操,再浪漫的理想,也比不上拥有强权的人一声令下来得实用。所以,“竹林七贤”剩余那二位贤人在这里就不过多介绍了。

不久之后,司马昭召集群臣,商议兴兵伐蜀。

蜀国与魏国可谓世仇。蜀国的开国皇帝刘备一向以兴复前朝汉室作为口号,将魏国视作乱臣贼子。刘备死后,他的丞相诸葛亮更是数次出兵入侵,多亏了司马懿的坚守才勉强稳住局面。诸葛亮死后,姜维又继承了他的遗志,坚持进攻,使得边境不得安宁。

然而蜀国毕竟国力弱小,人口在三个国家里也是最少,长久而言本就不是魏国对手,之前全靠一帮强有力的谋臣武将勉力支撑,但到了此时却也已人才凋零。

所以才有了那句:“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

可就在这位平平无奇的廖化眼中,目前统领三军的姜维却还不如自己——“治军不严,智谋不足,自不量力,早晚自取灭亡。”

吴国的使者也评价蜀国:“刘备死后,继位的刘禅昏庸无能,群臣碌碌无为,朝中奸臣当道,百姓困苦不堪,亡国是迟早的。”

“自打平定诸葛诞以来,我们休养生息已有六年。在此期间,我们的军队训练刻苦,我们的兵甲修造不停,就是为了攻灭吴、蜀这两个大敌。但是吴国土地广大,又拥有江河地利,直接进攻会比较困难。理应先攻灭蜀国,从那里组建水军顺流而下,再配合上国内的步骑兵水陆并进,定能平定天下。”

司马昭向群臣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我估算了一下,蜀国兵力最多九万,还得留下四万来守卫成都(蜀国的都城)和各处边境,真正能调动与我们对抗的不过五万。只要牵制住他们的主力姜维,再寻找守备空虚之处直插后方,突袭他们的老巢,以刘禅这种昏庸无能的主上,到时一定会自行慌乱,取胜易如反掌。”

朝臣们听后全都议论纷纷表示反对,就连邓艾都觉得此举太过冒险,但是钟会却站了出来力挺司马昭,不过他并非真心赞成,而是有着自己的“小算盘”。不过,在他的鼎立支持下,反对的呼声还是逐渐被压了下去,使得司马昭能够力排众议,决心伐蜀。

姜维得到消息后立刻上奏蜀主刘禅:“钟会已从关中(陕西)调集军队想要攻打我们,应立即派遣廖化等将领屯驻各个隘口,以防敌人突然袭击。”然而刘禅所宠信的奸臣黄皓因听信巫术占卜之言,坚信魏国不会进攻。于是刘禅搁浅了此事,每日继续安心享乐。

263年8月,司马昭任用邓艾、钟会为将,大起魏军十六万,分兵两路浩浩荡荡进攻蜀地。

临行前,有谋臣向司马昭进言:“钟会此人虽才气纵横,但人品不佳,好生事端而又孤身一人,没有家属可以作为人质,平定蜀国后很可能会造反叛国,不可不防!”

“胡说八道!钟会对朝廷忠心耿耿,为国家不远千里奔赴讨贼,你这么说难道不怕那些浴血奋战的忠臣寒心嘛!”司马昭大怒,吼得那人羞惭而退。

谁知几日后,司马昭又偷偷传召了那人,屏退左右后命他坐到身旁,然后温和地说道:“我知道那天您是为我着想,只是碍于人多口杂不好多说。钟会的想法我又岂会不知?只因我们与蜀国对垒多年,双方军民早已疲惫不堪,如今正是时候结束战乱。然而满朝人心惶恐不决,全都不愿伐蜀,只有钟会与我意见相同,所以不得不对他加以重用。”

“如我所料不错,此次钟会必灭蜀国。蜀国若亡,他们的将士定然灰心丧气,对我们魏国心生恐惧,哪里还敢响应钟会共同造反?而到时他所统领的魏国士卒也才刚经历血战,都归心似箭地想要早日回家,又有谁甘愿背井离乡,陪他一同滞留千里之外的蜀地反抗朝廷?所以您无需担心,但日后也请谨言慎行,切勿打草惊蛇。”

“您的智谋,我远远不及!”谋臣听后钦佩不已,但更多的是震惊。

因为在世人眼中,司马昭虽善用兵,但并非那种揣度人性,老谋深算之人,就连钟会也看轻他不是自己的对手。然而司马昭向父亲司马懿学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课——“藏”,领悟了“剑藏于鞘才是最锋利”的道理,所以才会一直掩盖自己的锋芒,让钟会和邓艾等名臣猛将发光发热,然而最终胜利的却还是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五代十国之唐逗锦绣芳草湖始皇帝,从穿越现代都市开始双穿大唐,我养了个小公主红楼:从怀里哭晕的黛玉开始人在洪武做权臣大唐开国太子:我对线李世民再看一眼这熟悉的连队黄河畔的家族传奇万历公务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