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饭吃过,一听阿姐要带他上山,瑾行磨拳霍霍,别提有多兴奋,小跑着去拿了弓箭,握在手里不肯放下。
瑾音无语了。这孩子,识字不上心,学箭倒是挺上心的。不过她也没呵住他,男孩子,喜欢弓箭倒也正常,若是他以后读书实在不开窍,就把他送去学武,再学门手艺。男孩子嘛,总得有养家的能力。
路上遇见奎叔、陶婶、大山哥和小陶氏,正在地里锄草。
“瑾音,这是带弟妹上山?”奎叔拄着锄头直起腰,停下动作问。
“是的,叔。前几天发现一片金银花,今天准备带瑾行和瑾玉一起去摘回来。红英在家呢?”瑾音问。
“在家带两个小的。”陶婶捶了棰酸痛的腰,“瑾音,你家地里的草,也得记着去锄一下。最近天气好,野草长的厉害,容易把庄稼吃没了。”
“哎,知道了婶,我这两天就去。”
等她们姐弟三人进了山,小陶氏才感叹着对陶婶说:“这家里还是得有个大人提点,娘,你说就他们几个孩子,整天在外跑,摘蘑菇打猎的,顾了这头忘了那头。。”
陶婶点点头:“没有大人看着,光凭孩子,日子总是差了那么点。”
“我就看几个孩子日子挺好的!”奎叔皱眉,没好气说,“你看这段时间,几个孩子越来越有精神气。你可不要学了村里的妇人,一天天光念叨这家长那家短。”
陶婶快被他气个半死,是,她之前是念叨埋怨过几次,丈夫总去帮衬这几孩子,可她也没阻止过啊。合着在丈夫心里,她就是那么小肚鸡肠斤斤计较的人了?!
杨大山一见气氛不对,朝媳妇使个眼色。小陶氏忙开口:“爹,您想哪去了!娘就是心疼瑾音几个早早失了父母,感叹他们生活艰难。您又不是不知道,娘一向刀子嘴豆腐心,其实为人最是和善的了,不说其他,自打瑾音她娘去世以来,娘不知偷偷让红英给瑾音家送过多少鸡蛋粮食呢!”
说完又对着陶婶说:“娘,爹也没别的意思,就是话赶话,赶上了。”
陶婶听了儿媳一段话,心里挺舒服的。这个儿媳嘴甜会来事,性格也爽利,像她。小陶氏是她娘舅家的大闺女,是亲上亲,这个亲是做对了!
陶婶没跟自己男人计较,要真计较下去,只怕驴都得被气晕过去。自家男人啥都好,勤劳肯干,能扛事,这么些年对她很不错,就是脾气犟!
瑾音不知道奎叔家的一场小争执,她已经带着弟妹到了地方。
有些藤蔓爬的太高,瑾行和瑾玉摘不到。瑾音绑紧袖口,爬到树上,将藤蔓扯下来,扔到他们面前。
三人带着满满当当的竹篓,来回跑了几趟家。摘到后面,眼见着太阳快要下山,还有一小片地方没摘完,瑾行急了。
瑾音招呼他们背起背篓回家。瑾行舍不得放下,忙说:“阿姐,干脆扯了藤蔓回家去,慢慢摘。”
瑾音实在无语,自家弟弟这是打算斩尽杀绝、斩草除根啊,多少有点不厚道了。不过......
瑾音觑了觑花藤,点头,确实是没剩下多少,专程跑一趟还挺麻烦的。拿着柴刀,小手一挥,将剩下的金银花藤蔓收割殆尽,取了其中一根粗藤捆成一大团,带着弟妹回了家。
第二日,瑾玉和瑾行在家摘花,晒花。瑾音则在一旁敲打晒干的草莓取种子,然后将种子在纱布上摊开,放在温水中浸泡。她记得这样浸泡充分吸收水分,可以让种子的出苗率更高。
干完这一切,她又拿起锄头,将院中开出来的一小块地,重新翻了一遍,土地被翻的松松软软。这块地的土是从山上挖来的沙土,又提前施了点农家肥,已经十分符合草莓育苗的条件。
中午吃完饭,又急匆匆往千水县赶。两条腿走路真是累人的很,她现在无比想念前世代步的小电驴。等有了钱,她就买匹驴去!
站在书院门口等待德良叔的这段时间,瑾言十分忐忑纠结。好在书院的门房进去通报没多久后,德良叔就拿着书本出来了。
德良叔将他入学将会面临的难题和困境,细细掰碎了讲给他听,让他考虑清楚。若是读到一半放弃,那不如现在就放弃。
瑾音拍着瑾言的肩膀,告诉他银两的问题她有能力解决,如果真的没有能力供他,她也不会夸这个海口。